闫宝珍

作品数:10被引量:12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矿业大学(北京)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煤层气数值模拟二次生烃煤层气富集主控因素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煤田地质与勘探》《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天然气地球科学》《煤炭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地质主控因素的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划分被引量:58
《煤炭学报》2008年第10期1102-1106,共5页闫宝珍 王延斌 丰庆泰 杨秀春 
教育部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290003)
在沁水盆地煤层气储层已经总体上具有"先天"优势的情形下,从外在地质因素主控特征的角度,基于控制沁水盆地煤层气富集特征分异的关键地质因素——构造、热力场和水动力等的综合分析,对该盆地煤层气的富集类型划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主控因素 沁水盆地 煤层气 富集类型 
地层条件下基于纳米级孔隙的煤层气扩散特征被引量:31
《煤炭学报》2008年第6期657-660,共4页闫宝珍 王延斌 倪小明 
教育部博士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60290003)
通过分析自由甲烷气体在地层条件下特性的变化,计算确定了甲烷不同扩散模式的孔径分布范围,并结合前期煤储层孔隙自然分类成果,就基于储层甲烷扩散的纳米级孔隙进行了初步划分,计算了不同扩散模式的扩散系数.研究表明,储层条件下...
关键词:地层条件 纳米级孔隙 煤层气 扩散特征 
煤层气开采模式探讨被引量:13
《煤矿安全》2007年第3期45-48,共4页倪小明 王延斌 接铭训 闫宝珍 
“井下抽采”与“地面钻采”是煤层气开采的两种方式。如何将“地面钻采+井下抽采”有机结合,是解决能源矛盾、消除安全隐患的根本问题。在分析两种开采模式差异基础上,利用“系统工程事故树+多层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法”对其影响因素分析...
关键词:煤层气 开采模式 井下抽放 地面钻采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定量模拟研究及应用被引量:2
《天然气地球科学》2007年第1期107-110,共4页闫宝珍 王延斌 邢玺 
沉积有机质二次生烃现象在我国东部盆地比较普遍。基于热模拟实验建立的系列二次生烃量版,进行了二次生烃计算机数值模拟方法的研究,提出了常规方法的改进方案,并应用该方法进行了单井二次生烃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改进方法不仅简化了常...
关键词:二次生烃 量版 定量模拟 单井应用 
盆地埋藏史恢复的计算机模型建立——面向对象方法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
《天然气工业》2006年第1期37-39,共3页闫宝珍 朱炎铭 赵洪 唐兴文 汤昆 
面向对象方法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逐渐成为软件分析、设计、开发领域的一种先进的主流技术。文章基于这种技术对盆地埋藏史数值模拟进行分析与设计,以反演的回剥法为沉积物埋藏史基础模型,初步建立相关模型——回剥计算数学模型,最终...
关键词:面向对象方法 埋藏史恢复 盆地数值模拟 计算机模型 回剥技术 
矿物流体包裹体分析及其在石油地质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10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184-187,197,共5页朱炎铭 秦勇 王猛 闫宝珍 
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九五"科技工程项目(970206)
由于矿物流体包裹体保留了大量的成矿流体成分和性质,特别是原生有机包裹体,对确定烃源岩的受热史、生烃史,推断油气运移及古地热场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在石油地质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分析了渤海湾盆地古生界烃源岩中大量的矿物流...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 矿物包裹体 烃源岩 石油地质 古生界 油气成因 渤海湾盆地 相态 生烃史 生烃演化 
EASY%R_0与TTI-R_0数值模拟方法比较——以黄骅坳陷乌深1井山西组为例被引量:7
《中国煤田地质》2005年第2期4-7,共4页闫宝珍 朱炎铭 刘仙平 
选取黄骅坳陷乌深1井的富含烃源岩的山西组地层为研究对象,并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在揭示其埋藏史与受热史的基础上,应用EASY%R0与TTI数值模拟方法对有机质成熟度进行了反演、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EASY%R0反演的成熟度较合理与准确,在...
关键词:富含烃源岩 EASY%R0反演方法 镜质组反射率 有机质成熟度 时间温度指数模型 TTI-R0数值模拟方法 
常村井田义马组沉积环境与聚煤作用被引量:3
《中州煤炭》2005年第2期9-10,13,共3页王玉林 崔新瑞 王猛 闫宝珍 
以常村井田的义马组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义马组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演化特点及其沉积环境,提出义马组主要形成于冲积扇流湖(沼)环境,建立了其聚煤模式。研究认为厚煤层形成于湖泊淤浅的基础上,并对主力煤层的聚煤规律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义马组 含煤地层 沉积特征 沉积环境 聚煤作用 
山西枣圆地区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被引量:2
《煤田地质与勘探》2004年第5期20-23,共4页王仲平 朱炎铭 闫宝珍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煤层气成藏机制及经济开采基础研究 (2 0 0 2CB2 1170 3)资助
对山西省枣圆地区的构造演化与煤层气成藏机制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该区山西组煤层主要经历了两期构造演化 :燕山期的近EW向挤压和喜玛拉雅期近EW向水平伸张。构造演化控制了煤层的埋藏史、受热史及成烃史 ,也直接影响了研究区山西组...
关键词:构造演化 成烃演化 煤层气 山西省枣圆地区 
聚类法在判别矿井各含水层水力联系中的应用被引量:2
《江苏煤炭》2003年第3期38-40,共3页魏永强 任印国 闫宝珍 
以峰峰矿区梧桐庄矿为例,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建立了一个可以判别各个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程度及大小、并能判别突水水源的数学模型,弥补了其它方法的不足。实践证明有很高的准确性。
关键词:聚类法 矿井 含水层 水力联系 数学模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