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芳兰

作品数:60被引量:596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省治沙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民勤绿洲退耕地石羊河下游物种多样性沙冬青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防护林科技》《水土保持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湖北农业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沙漠地区光伏电场的风沙危害及光伏治沙模式
《防护林科技》2025年第2期76-81,共6页刘淑娟 袁宏波 刘虎俊 何芳兰 李银科 刘世增 
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甘肃省光伏治沙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建议”(24JRZA025);甘肃省林业和草原局项目“河西走廊绿洲区农田防护林体系修复及提质增效技术模式研究”(ky202218)。
掌握国内光伏治沙模式及其效应,可为光伏电场在沙漠区生态治理应用提供参考。通过对宁夏和内蒙古沙漠地区的光伏电场的风蚀和风积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分析风沙危害模式。结果表明:光伏板前后区域发生风蚀和堆积过程,在光伏板下和板间形成...
关键词:光伏电场 风蚀风积 风沙危害治理 治沙模式 生态耦合 
干旱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红砂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被引量:1
《生态学报》2023年第16期6581-6589,共9页王忠文 金红喜 郭春秀 汪媛艳 马福元 何芳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75);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9ZYTG07);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0JR5RA098)。
为了探讨干旱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发育对红砂形态及干物质积累的影响,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已发育不同类型生物土壤结皮并有红砂种群成功定居的区域为研究场所,通过野外监测与室内测定的方法对藻类-地衣、地衣、地衣-藓类结皮上的红砂(当年...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 红砂 形态特征 生物量 
干旱沙区土壤结皮发育对草本植物土壤种子库的影响被引量:1
《中国沙漠》2023年第4期89-97,共9页陶海璇 郭春秀 马俊梅 王忠文 赵赫然 宋达成 何芳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75);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9ZYTG07);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0JR5RA098)。
为了探讨干旱沙区土壤结皮发育对草本植物土壤种子库的影响,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已发育土壤结皮的区域为场所,通过野外调查与土培萌发的方法,对土壤结皮不同发育阶段的地表特征及草本植物土壤种子库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结皮前...
关键词:土壤结皮 土壤种子库 空间分布 物种多样性 演替 
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固沙植被空间分异规律
《防护林科技》2023年第1期1-5,49,共6页赵赫然 赵鹏 姜生秀 安富博 何芳兰 
甘肃省自然科学科技计划项目(20JR5RA091,20JR5RA09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60371,31860175)。
基于野外调查资料,运用种群生态学数量分析方法,研究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固沙植被群落的空间分异规律。结果表明:(1)坝区固沙植被以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沙蒿(Artemisia desertorum)-沙米(Agriophyllum squarrosum)群丛为主,...
关键词:绿洲荒漠过渡带 固沙植被 物种多样性 种间关联 生态位 民勤 
干旱沙区生物土壤结皮对红砂种子定居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被引量:6
《生态学报》2023年第1期304-312,共9页何芳兰 赵赫然 王忠文 汪媛艳 李雪娇 金红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860175);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9ZYTG07);甘肃省基础研究创新群体项目(20JR5RA098)。
为了探清干旱荒漠区生物土壤结皮对易漂移性植物种子定居影响及作用机制,以巴丹吉林沙漠南缘结皮前期以及藻类、地衣、藓类阶段结皮为场所,通过人工补充种子与野外长期监测的方法对红砂种子在生物结皮上流失动态、种子宿存微区特征以及...
关键词:生物土壤结皮 红砂 种子扩散 定居过程 
民勤绿洲退耕地沙漠化、盐碱化防治与生态建设试验示范
《中国科技成果》2021年第23期4-5,共2页贺访印 赵明 柴成武 尉秋实 郭树江 严子柱 李昌龙 何芳兰 
甘肃省科技重大专项“基于地表植被保护和恢复的土地荒漠化沙化治理关鍵技术集成及固沙装备开发与应用”(19ZD2FH001);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46B04)专项经费。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的石羊河下游,属典型内陆干旱荒漠区,是我国风沙危害严重和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之一.绿洲面积约1.44×10^(5),hm^(2),占民勤土地面积8.99%;沙漠、戈壁面积约1.3×10^(6),hm^(2),占82.66%;年均降水量110mm左右、年...
关键词:民勤绿洲 年均温度 风沙危害 河西走廊东端 干旱荒漠区 荒漠化土地 低山丘陵 生态建设 
民勤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被引量:9
《中国草地学报》2021年第6期85-93,共9页宋达成 吴昊 王理德 何芳兰 赵赫然 韩生慧 胥宝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勤绿洲退耕区次生草地演变过程中土壤生态机理研究”(31760709);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民勤绿洲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酶变化规律及其驱动机制研究”(18JR3RA019);甘肃省民生专项“石羊河中下游退弃耕地生态经济型保育模式技术研究及示范”(20CK4FH018)。
采用时空互代法对民勤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土壤酶(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变化进行测定,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年限退耕区次生草地土壤微生...
关键词:退耕地 土壤微生物 土壤酶活性 动态变化 
高寒草原不同种草方式对流动沙丘植被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水土保持通报》2021年第1期22-28,共7页李银科 唐进年 王祺 袁宏波 杨雪梅 何芳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高寒沙化土地综合治理关键技术研发与示范”(2017YFC0504804)。
[目的]研究种草方式对流动沙丘植被恢复效果的影响,为高寒草原沙化土地治理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在甘肃省玛曲县流动沙丘,设置不同播种方式、不同草种和不同种草模式试验,分析不同种草方式对植被恢复的影响。[结果]撒播和条播对植被恢...
关键词:流动沙丘 植被恢复 种草模式 高寒草原 
青土湖退耕地植被群落特征与土壤理化性质分析被引量:14
《干旱区研究》2021年第1期223-232,共10页何洪盛 田青 王理德 孟存宏 何芳兰 郭春秀 吴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709,31860175,41801102);甘肃省民生专项(20CX4FH018);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项目(18JR3RA019)资助。
选取不同年限退/弃耕地(退耕1 a、2 a、4 a、8 a、13 a、20 a、30 a、40 a和CK)为研究对象,采用时空替代法,分析了不同年限退/弃耕地植被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石羊河下游青土湖退/弃耕地40 a的植被恢复过程...
关键词:青土湖 退/弃耕地 植被群落特征 土壤理化性质 
民勤退耕区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及酶活性被引量:12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1年第1期191-199,共9页吴昊 王理德 宋达成 郭春秀 王芳琳 何芳兰 赵赫然 
甘肃省青年科技基金(18JR3RA0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0709,31860175,31560128);甘肃省民生专项(20CK4FH018)。
以民勤不同年限(1、2、4、8、13 a)退耕地为研究对象,以当年耕地作为对照,采用时空替代法及通径分析法研究不同年限退耕地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及二者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退耕年限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缓慢...
关键词:退耕地 退耕年限 理化特性 土壤酶活性 民勤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