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耕武

作品数:17被引量:7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孢粉组合陆相孢粉化石上新世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层学杂志》《古生物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川西高原松潘红土坡中新统马拉墩组孢粉组合及其古环境意义被引量:1
《古生物学报》2019年第3期402-414,共13页刘耕武 李建国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B26000000,XDA2007020203);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项目(2019QZKK07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中心项目(41888101)联合资助
文中研究报道产自川西松潘县红土坡的中新统马拉墩组孢子花粉植物群。迄今为止,人们关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新近纪古植被的所知甚少。红土坡马拉墩组孢粉组合的总体特征是榆科(Ulmaceae)、桦木科(Betulaceae)以及松科(Pinaceae)花粉比较丰...
关键词:青藏高原 中新世 孢子花粉 古高度 
西藏南木林乌郁盆地中新世植物化石层位及相关地层问题被引量:7
《地层学杂志》2016年第1期92-99,共8页刘耕武 李建国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No.XDB030101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172011)资助
西藏中部的南木林县乌郁盆地属于新生代山间盆地,新近纪沉积发育完整,富含植物和孢粉化石,在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及植被—气候演化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对Spicer等(2003)研究层位进行了孢粉分析,发现这里的孢粉组合总体是以桦科花粉占统...
关键词:生物地层 地层系统 孢粉化石 植物化石 新生界 乌郁盆地 南木林 西藏 
关于在湖北当阳开展中国新生界第一阶建阶研究的建议被引量:2
《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4期452-456,共5页李伟同 刘耕武 Dennis R. Braman 李艺斌 曹卫生 陈钦保 Don Brinkm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072009,41040024)资助
阶可以在全球范围识别的标准年代地层等级系列中最小的单位(萨尔瓦多主编,1994)。地层建阶是一项具世界意义的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历来为各国地层工作者所重视。
关键词: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陆相地层 层型剖面 轮藻化石 新生界第一阶 当阳剖面 湖北 中国 
江苏丰参一井泰州组孢粉资料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被引量:2
《地层学杂志》2013年第3期275-282,共8页刘耕武 陈丕基 曹美珍 
中国地质调查局(1212011120145);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资助
江苏北部丰参一井泰州组孢粉植物群可以分为上下两个组合,暂时借用宋之琛等(1981)提出的组合名称来命名当前的组合:上部组合命名为Ulmipollenites-Podocarpidites-Jianghanpollis组合,以榆科和松科花粉高含量为特征;下部组合命名为Class...
关键词:生物地层 孢粉植物群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泰州组 白垩纪 江苏 
富饶阶的时代归属被引量:10
《地层学杂志》2012年第4期764-772,共9页陈丕基 万晓樵 刘耕武 曹美珍 王启飞 曹流 李罡 王亚琼 
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主要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资助
富饶阶曾经被当做我国陆相白垩系最顶部的一个年代地层单位,在其典型剖面黑龙江嘉荫县乌云地区除见到少许大植物化石外,富含孢粉化石,经过近年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它可以和松辽盆地明水组明二段或苏北—南黄海盆地泰州组泰二段的孢粉组合...
关键词:年代地层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富饶阶 白垩系 古近系 东北 苏北 
湖北当阳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层型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被引量:12
《地层学杂志》2010年第2期187-206,共20页李伟同 刘耕武 Dennis R.Braman 曹卫生 陈钦保 Don Brinkm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0072009)资助
陆生恐龙的绝灭是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事件中最引人注目的。陆相地层是恐龙绝灭等事件信息的重要载体。全球白垩纪、古近纪陆相地层发育、分布广泛,单一的白垩系-古近系全球界线层型(GSSP)不能满足建立一个明确而可操作的界线标准的需要,...
关键词:层型剖面 轮藻化石 陆相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当阳剖面 湖北 
北美西部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孢粉学特征简介--兼评中国东部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研究被引量:15
《地层学杂志》2009年第1期18-34,共17页刘耕武 Dennis R.Braman 李伟同 Don Brinkma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0.40072009)资助
已经报道的北美西部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剖面已达近百处,这些剖面分布在阿拉斯加南部向南经加拿大直到美国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北部的广大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其中很多属迄今所知全球很好的陆相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剖面。这些剖面常有标志性...
关键词:生物地层 孢粉化石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北美 中国 
江汉盆地渔洋组上部的古新世孢粉组合被引量:11
《古生物学报》2006年第1期60-68,共9页刘耕武 李伟同 张清如 陈钦保 肖传桃 李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s.40252005;40072009);全国地层委员会"中国断代地层建阶研究"项目资助课题
20世纪70至80年代,几乎所有关于江汉盆地跑马岗组和渔洋组的古生物文献都将其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李伟同在深入地研究了跑马岗组标准剖面上的轮藻化石后提出跑马岗组大部分属于古新统。取自层位与跑马岗组相当的渔洋组上段上部的岩芯...
关键词:孢粉 古新世 白垩系-古近系界线 渔洋组 江汉盆地 
“指示曲线”及其在恢复陆相古环境中的应用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4期439-443,共5页刘耕武 
国家基金委主任基金资助(基金编号:40 2 5 2 0 0 5 )
在一定条件下 ,选择一些能够反映一定古环境的指示性化石类型 ,对其百分含量经过简单的算术运算 ,就可以绘制出一条能够反映一定环境变化的曲线 ,即指示曲线。它的优点是直接利用资料、计算方法简单 ,因此在制作曲线时减少了可能形成新...
关键词:孢粉学 指示曲线 古环境解释 陆相古环境 
中国北方上新世降温事件及其对温度纬度梯度变化的影响(英文)被引量:5
《古生物学报》2003年第1期31-38,共8页刘耕武 EstellaB.LEOPOLD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创新基金(021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9221079);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基金(5703-95)~~
中晚上新世是现代气候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此时因为极区气候迅速变冷,北极永久冰川形成。根据在同一地区(剖面)获得的古地磁年代资料,发现山西榆社及河北泥河湾的孢粉资料记录了在松山/高斯极性事件界线附近(约2.5 Ma)的一次明显的...
关键词:中晚上新世 古气候 降温事件 温度 纬度梯度变化 孢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