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艳

作品数:7被引量:6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紫色水稻土耕作方式土壤有机碳轻组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环境科学》《地理科学》《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研究被引量:4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2年第12期1579-1585,共7页黄小娟 郝庆菊 吴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69;40975095和40805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12A005);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
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试验农场(30°26′N,106°26′E)的紫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利用重液(NaI,密度1.8 g·cm-3)对土壤中轻组组分进行提取,对土壤中轻组有机质在整个油菜生长季的季节变化情况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表层(...
关键词:轻组有机碳 轻组氮 油菜季 紫色水稻土 季节动态 
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活性碳库的季节动态被引量:7
《环境科学》2012年第8期2804-2809,共6页吴艳 江长胜 郝庆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69;40975095;40805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12A005);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以西南大学农业部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carbon,SOC)、易氧化有机碳(readily oxidized carbon,ROC)、可溶性有机碳(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micr...
关键词:紫色水稻土 土壤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分配比例 季节变化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轻组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15
《生态学报》2012年第14期4379-4387,共9页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谢德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69,40975095和40805050);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西南大学大型仪器开放基金(201028)
以位于西南大学实验农场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通过0—60cm分层采集土壤样品的方法,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及垄作翻耕(LF)对土壤轻组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重组有机碳是土壤总有...
关键词:耕作方式 自由轻组有机碳 闭合轻组有机碳 紫色水稻土 
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颗粒有机质的季节动态被引量:3
《水土保持学报》2012年第3期145-148,153,共5页祝滔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69;40975095;4080505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XDJK2012A005);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
以西南大学试验农场的紫色水稻土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探讨颗粒有机质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在油菜生长季内,颗粒态土质量分数呈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变化范围为27.38%~32.15%,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颗粒有机碳(POC)与颗粒有机氮(PON)含量...
关键词:紫色水稻土 颗粒有机碳 颗粒有机氮 季节变化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的影响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12年第1期247-255,共9页李辉 张军科 江长胜 郝庆菊 吴艳 谢德体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05069,40975095和40805050);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0806351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09B026);西南大学生态学重点学科“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资助
以位于西南大学的农业部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始于1990年的长期定位试验田为对象,研究了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及垄作翻耕(LF)等4种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有机碳(SOC)和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的影...
关键词:耕作方式 土壤有机碳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商 紫色水稻土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6
《水土保持学报》2011年第4期197-201,共5页陈璐豪 江长胜 吴艳 袁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05069,4097509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XDJK2009B026);西南大学“211工程”三期建设项目;西南大学大型仪器开放基金(201030)
为研究耕作方式对西南地区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及颗粒态有机碳的影响,以1989年设立的位于西南大学农场的农业部重庆紫色土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内的长期免耕试验田为对象,研究在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
关键词:耕作方式 紫色水稻土 总有机碳 颗粒态有机碳 
耕作方式对紫色水稻土活性有机碳的影响被引量:4
《地理科学》2011年第4期485-489,共5页吴艳 郝庆菊 江长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05050和41005069);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200806351014);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以位于西南大学试验农场的紫色土长期免耕试验田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冬水田平作(DP)、水旱轮作(SH)、垄作免耕(LM)、厢作免耕(XM)和垄作翻耕(LF)对紫色水稻土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及稳态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60 cm的土壤...
关键词:耕作制度 总有机碳 活性有机碳 稳态碳 紫色水稻土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