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武

作品数:22被引量:14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卒中脑梗死青年缺血性卒中缺血性卒中影像学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中华内科杂志》《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新医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年前循环与后循环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病因学、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比较被引量:11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12期1057-1065,共9页朱双根 陈红兵 唐舒锦 尚文锦 张爱武 朱武生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132016091);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150924A1030082)
目的探讨青年前循环和后循环缺血性卒中患者之间危险因素、影像学特征、病因和长期转归的差异。 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青年(18~45岁)缺血性卒中患者,分为前循环组和后循环组。对患者进行长期规律随访,终点事件包括卒中、心血管事件...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磁共振成像 危险因素 预后 年轻人 
有症状颅内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和预测因素:长期随访结果被引量:2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10期877-884,共8页朱双根 陈红兵 唐舒锦 尚文锦 张爱武 朱武生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B2016091);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150924A1030082)
目的探讨有症状颅内颈内动脉(intracranial internal carotid artery, IICA)狭窄患者的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素。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因IICA粥样硬化性狭窄所致首次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颅内动脉硬化 颈动脉狭窄 预后 复发 危险因素 
单纯大脑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动脉粥样硬化与非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的比较被引量:2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7年第10期885-893,共9页朱双根 陈红兵 唐舒锦 尚文锦 张爱武 朱武生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项目(132016091);深圳市龙华区科技创新资金项目(20150924A1030082)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nterior cerebral artery, ACA)粥样硬化病变所致单纯ACA供血区梗死患者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和远期转归,并与其他病因所致单纯ACA供血区梗死进行比较。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由弥散加权成像证实的单纯ACA供血区急性...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梗死 大脑前动脉 颅内动脉硬化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预后 复发 
小鼠脑梗死后脑组织HDAC9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4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7年第6期812-816,共5页麦汉滔 姜涛 张爱武 吕田明 杨灿洪 覃偲偲 
国家自然基金(81500986);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0083);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2014A030313069);南方医科大学科研启动计划申请书(PY2013N065)~~
目的检测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后小鼠不同部位脑组织HDCA9的表达及胞内分布变化,探讨HDAC9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方法 21只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9只)与手术组(12只),将手术组术后Longa评分2~3分的小鼠纳入MCAO组(9...
关键词:脑卒中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线栓法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 亚细胞定位 
有症状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危险因素和致卒中机制:青年与中年患者的比较被引量:3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9期819-826,共8页陈红兵 李竹浩 张健 何绍富 刘刚 张爱武 唐舒锦 曾进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571107);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A2016107)
目的探讨青年和中年有症状脑动脉粥样硬化(symptomatic cerdralartery atherosclerosis,sCAA)患者危险因素和致卒中机制的差异。方法连续纳入因sCAA所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住院的青年(18~44岁)和中年(45~55岁)患者。...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颅内动脉硬化 颅内栓塞 磁共振成像 脑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年轻人 中年人 
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118例临床和影像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2
《中华内科杂志》2016年第5期366-371,共6页陈红兵 李竹浩 洪华 刘刚 张爱武 张健 罗伯宁 曾进胜 
目的 调查致缺血性卒中自发性脑动脉夹层(CAD)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特征,以及年龄和性别对这些特征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登记2008年8月-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CAD患者资料.在排除非急性脑梗死、除CAD外还合并其他...
关键词:动脉瘤 夹层  缺血性卒中 血管影像学 危险因素 
双侧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影像学的特征和病因分析被引量:6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年第3期268-273,共6页陈红兵 李竹浩 刘刚 张爱武 张健 谭双全 洪华 曾进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7805)
目的比较单侧和双侧脑干梗死患者临床影像学特征和病因,并重点分析双侧脑干梗死灶的分布模式及其可能的脑卒中机制。方法选择头颅弥散加权成像所证实的急性梗死灶累及脑干的患者338例,其中单侧脑干梗死组286例,双侧脑干梗死组52例。结...
关键词:脑干梗死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高血压 糖尿病 吸烟 冠心病 
致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夹层的MRI评估价值被引量:4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11期587-593,共7页李竹浩 陈红兵 曾进胜 洪华 刘刚 张爱武 张健 罗柏宁 
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B2012083)
目的探讨常规MRI、MR血管成像(MRA)和高分辨MRI诊断致缺血性卒中的颅内动脉夹层(IAD)的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59例于2008年8月至2015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科住院的IAD致缺血性卒中患者[年龄(45±15)岁,男41例]。所有患者...
关键词:颅内动脉夹层 缺血性卒中 血管造影 数字减影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 
青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诊断评估、病因和治疗:一项前瞻性单中心登记研究被引量:13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9期669-676,共8页陈红兵 洪华 刘刚 张爱武 张健 邢世会 谭双全 曾进胜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1CB707805)
目的:调查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诊断评估、病因和治疗情况。方法前瞻性登记2008年8月至2013年7月期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卒中中心住院的青年(18~45岁)缺血性卒中(发病2周内)患者资料。结果共纳入300例患者,年龄(37...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 危险因素 性别分布 治疗结果 年轻人 
青年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子被引量:12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5年第9期462-467,共6页陈红兵 洪华 刘刚 张爱武 张健 邢世会 谭双全 曾进胜 
目的:调查青年缺血性卒中/短暂性缺血发作(TIA)患者的长期卒中复发风险及其预测因子。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08年8月至2013年7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青年(18~45岁)缺血性卒中或TIA(发病2周内)312例患者资料,...
关键词:卒中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青年 复发 预测因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