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鹏

作品数:9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计算机病毒恶意代码病毒防治移动终端贝叶斯分类算法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信息网络安全》《数码世界(A)》《中国信息安全》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2012年度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和移动安全产品发展状况研究分析报告
《信息网络安全》2013年第10期215-218,共4页陈建民 曹鹏 任建中 
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S2013HR0111L]
文章收集整理了2012年度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和移动安全产品的检验数据,对本年度送检产品和企业的数据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通过对近年来的检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了当前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和移动安全产品的发展状况以及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病毒防治 移动安全 发展状况 分析报告 
基于贝叶斯分类算法的木马程序流量识别方法被引量:2
《信息网络安全》2012年第8期115-117,共3页张鑫 马勇 曹鹏 
针对传统计算机杀毒产品对木马程序识别问题上存在的资源消耗和杀毒滞后问题,结合网络流量的分类算法提取各种应用服务流量的特征属性,文章采用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对网络中木马程序流量进行识别。这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计算...
关键词:木马程序 朴素贝叶斯分类算法 网络流量 识别 
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现状及发展趋势被引量:3
《信息网络安全》2011年第9期116-119,共4页曹鹏 张健 陈建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007AA010506)
文章分析了2010年中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各类检验数据,对送检产品、送检企业的情况进行了对比分析,对近年来的检验情况进行了总结,指出当前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的技术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检验工作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防治产品 现状 发展趋势 
反病毒行业发展与管理分析被引量:1
《信息网络安全》2010年第12期58-60,共3页曹鹏 刘威 杜振华 邢津平 张健 
本文通过分析反病毒行业当前的发展状况和国内外网络安全形势,提出反病毒产品、技术等行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相关问题,提出加强反病毒行业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反病毒 安全 管理 
2009年我国计算机病毒防治产品发展现状
《中国信息安全》2010年第2期58-61,共4页曹鹏 
2009年,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超过3亿人但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依然在高位徘徊,超过了70%一、概述2009年,我国的网民规模已经超过3亿人,上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但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率依然在高位徘徊,超过了70%,(见图1)。大量的网站被黑客植入...
关键词:防病毒软件 单机版 用户 移动终端 网关 软件工具 计算机病毒 
一种评估恶意代码危害性方法的研究被引量:4
《信息网络安全》2009年第10期7-9,共3页张健 舒心 杜振华 曹鹏 苏圣魁 王劲松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2007AA010506)
本文分析了恶意代码危害性评估不统一工作的现状,确定了趋利性和破坏性是当前恶意代码的主要特征,研究了恶意代码危害性评估要素和指标体系,制定了恶意代码危害性评估标准,并在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和反病毒行业试用,为今后统一...
关键词:恶意代码 危害性 评估 
2008年恶意代码的发展趋势被引量:7
《数码世界(A)》2008年第2期27-29,共3页张鑫 曹鹏 张健 
在过去的2007年,全国的计算机网络虽然没有出现大规模网络拥塞和系统瘫痪事件,但是,“熊猫烧香”、“艾妮”“av终结者”等影响较大的病毒事件相继发生,ARP欺骗、对抗安全软件、“Oday”攻击等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毒制作,病毒的趋...
关键词:发展趋势 恶意代码 网络拥塞 木马技术 计算机网络 ARP欺骗 安全软件 上升趋势 
手机病毒的发展趋势与防范对策被引量:4
《信息网络安全》2006年第11期52-55,共4页陈建民 张健 曹鹏 
截止2006年2月,全球手机用户已达20亿,中国手机用户已达4.04亿。随着科技进步和人们需求的增长,智能手机所占比重逐年增大。据Canalys统计,今年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高达10,782,380部,比去年同期增长82%。易观国际统计表明,2004年中国...
关键词:手机病毒 发展趋势 SYMBIAN操作系统 移动终端 防范 安全解决方案 智能手机 手机用户 
计算机病毒危害性的评估被引量:8
《信息网络安全》2005年第1期39-41,共3页张健 梁宏 陈建民 王琚 曹鹏 张双桥 
展开技术分析,确定病毒传播、破坏的方法。同时准确评估病毒的危害性。根据其危害性决定采取的技术防治措施和预警方式。以保证反应适度,处置得当。防止反应过度,造成社会恐慌和资源浪费。也防止反应迟钝,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正确评估...
关键词:计算机病毒 病毒防治 公安部 网上调查 比例 首次 感染 疫情 防治工作 分布情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