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伟

作品数:7被引量:4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再悬浮底泥污染物底泥污染物孔隙水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水科学进展》《人民长江》《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中国港湾建设》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水体泥沙污染物起动再悬浮释放的物理过程和影响因素被引量:6
《中国科学:物理学、力学、天文学》2015年第10期18-28,共11页朱红伟 王道增 樊靖郁 钟宝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1032007;11502138)
水流流动、泥沙运动与污染物迁移转化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彼此紧密联系的综合环境系统.复杂水动力条件使得沉积底泥和悬浮泥沙对水环境的影响体现为一种动态耦合的综合效应.采用室内水槽实验研究了污染物通过底泥的静态...
关键词:底泥 污染物 静态扩散 再悬浮释放 紊动扩散 
水泥-生石灰双掺处理淤泥含水率变化规律被引量:1
《中国港湾建设》2015年第4期33-38,共6页朱红伟 江帅 张晴波 常防震 王健 刘功勋 
航道疏浚技术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No.2014.05.SD.20)
通过固化剂配比试验,研究水泥和生石灰处理淤泥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灰比的增加,淤泥处理土的含水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在同一含水率和掺灰比条件下,水泥对淤泥含水率的降低效果要好于生石灰。初始含水率对生石灰...
关键词:配比试验 水泥 生石灰 掺灰比 含水率 
再悬浮底泥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层释放特征被引量:8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4年第5期592-598,共7页王道增 周旭 朱红伟 程鹏达 钟宝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032007);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11231200300)~~
通过环形水槽实验,该文研究了水流条件和含沙量对悬浮泥沙污染物在水体中动态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泥沙污染物的分布和流速及泥沙浓度有着"亦步亦趋"的紧密关系,流速变化和泥沙浓度变化能明显地改变水体中污染物的释放特征。水流...
关键词:环形水槽 挟沙水流 泥沙浓度 污染物 垂向分布 
疏浚水流扰动作用下的河道底泥污染物释放效应被引量:12
《净水技术》2014年第2期81-85,共5页朱红伟 尚晓 张坤 江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972134;11032007);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11231200300)
河流湖泊疏浚时,由机械扰动水流造成的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作用十分明显。通过循环长直水槽试验,研究了水动力学条件对底泥污染物内源释放效应的影响。分别在上覆水体静止和流动情况下,分析了水体CODCr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水体的自净...
关键词:疏浚扰动 水动力 底泥再悬浮 化学需氧量 水污染 
感潮河段污染底泥疏浚扰动对水质影响研究被引量:6
《人民长江》2013年第21期108-111,116,共5页朱红伟 尚晓 赵天彪 
上海市科技攻关项目(11231200300)
通过实验室水槽实验,研究了感潮河段疏浚时机械作用对污染底泥释放污染物的影响,并与底泥污染物静态释放过程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底泥表面被破坏并产生再悬浮时,底泥中的耗氧性污染物释放到水体中,产生的化学需氧量比静态扩...
关键词:感潮河流 底泥污染物 静态释放 再悬浮 化学需氧量 苏州河 上海市 
泥沙污染物起动再悬浮释放机理被引量:8
《水科学进展》2013年第4期537-542,共6页朱红伟 蒋基安 程鹏达 王道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0972134;11032007)~~
底泥再悬浮时,颗粒和孔隙水会交替影响底泥污染物的释放通量。通过循环水槽实验,分别以氯化钠和磷来代表典型的非吸附性污染物和吸附性污染物,研究了再悬浮颗粒和孔隙水释放污染物的不同特征。研究表明,再悬浮磷的释放对底面切应力的反...
关键词:底泥污染物 再悬浮颗粒 孔隙水 释放通量 液固浓度比 
泥沙颗粒和孔隙水在底泥再悬浮污染物释放中的作用被引量:13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11年第5期631-641,共11页朱红伟 张坤 钟宝昌 王道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97213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1032007)
在环境水动力学中,河流底泥污染物释放是人们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污染物进入到水体中后会有一部分聚集在水体底泥中,并在底泥的上层形成一条污染底泥层。底泥再悬浮时,污染物会通过再悬浮颗粒以及孔隙水重新释放到上覆水体中。此文中...
关键词:底泥再悬浮 悬浮颗粒 孔隙水 底泥沉积物.水界面:污染物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