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艳红

作品数:21被引量:7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大庆油田总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临床疗效观察中医药疗法干燥综合征夹脊穴后遗神经痛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医药学报》《黑龙江医药》《新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参芍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外分泌腺功能的影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年第9期74-75,共2页王倩 毕湘杰 邹艳红 贾会欣 
目的观察参芍汤对干燥综合征患者唾液分泌的影响,评价该方法在干燥综合征治疗中的干预作用。方法参芍汤口服,每日1剂,每日2次,14d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对比治疗前后的腮腺ECT的放射性比值、泪液分泌量以及唾液分泌量。结果:服用...
关键词:参芍汤 干燥综合征 阴虚燥热 腮腺 
消痤汤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第10期88-89,共2页郑亿 邹艳红 
痤疮多见于青春期男女,但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善,痤疮的发病年龄范嗣也日渐扩大,如不及时治疗,可持续较长时间,甚至进一步发展出现新的病变,给患者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鉴此...
关键词:寻常性痤疮 疗效观察 治疗 消痤汤 临床 饮食结构 发病年龄 经济负担 
脊舒汤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研究
《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第6期90-92,共3页邹艳红 
目的:观察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脊舒汤联合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对照组40例用美洛昔康分散片加柳氮磺吡啶片和甲氨蝶呤片治疗。观...
关键词:脊舒汤 强直性脊柱炎 临床研究 
幼年系统性硬化症1例并文献综述被引量:1
《中国伤残医学》2012年第6期141-141,145,共2页邹艳红 
系统性硬化症(Systemic Sclerosis,SSc)是一种以小动脉或微血管及广泛结缔组织硬化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主要累及20~50岁的成年人,而儿童罕见。近期曾诊治1例年仅14岁的幼年系统性硬化症患者,现报道如下。患者,女性,14岁,主...
关键词:系统性硬化症 文献综述 幼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 结缔组织硬化 皮肤变色 皮肤变白 指间关节 
益气通络疏肝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3
《中医药信息》2011年第4期125-127,共3页邹艳红 
目的:观察益气通络疏肝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对照组52例。治疗组针灸配合益气通络疏肝汤,对照组单独应用针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愈显率91.07%,对照组愈显率59.61...
关键词:带状疱疹 神经痛 临床观察 
滋阴通络益气化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中医药学报》2011年第3期67-69,共3页邹艳红 
目的:观察滋阴通络益气化津汤治疗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滋阴通络益气化津汤中药口服,对照组给予白芍总苷胶囊口服。观察临床疗效、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指标。结果:...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 滋阴通络益气化津汤 燥瘀互结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泛发性脂膜炎1例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年第27期6801-6801,共1页邹艳红 
关键词:红斑狼疮 系统性/并发症 脂膜炎/并发症 病例报告 人类 
养血安神行气活血法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
《黑龙江中医药》2010年第5期22-22,共1页邹艳红 孙妍 
目的:观察逐瘀通脉汤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用逐瘀通脉汤治疗失眠21例,与口服西药治疗失眠21例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42%,对照组为80.96%。在治疗失眠方面两组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逐瘀通脉汤治疗失...
关键词:逐瘀通脉汤 失眠 临床观察 
利浊定痛饮治疗湿热阻络型痛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中医药学报》2010年第3期113-114,共2页邹艳红 李泽光 张淑杰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障碍所致血尿酸增高的一组异质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痛风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石沉积、特征性慢性关节炎和关节畸形,常累及肾引起慢性间质性肾炎和肾尿酸结石形成。利浊定痛饮...
关键词:利浊定痛饮 痛风 治疗 
针刺夹脊穴配合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被引量:49
《针灸临床杂志》2009年第2期4-6,共3页张淑杰 邹艳红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配合局部围刺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患者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5例。治疗组针刺病变部位对应上下2~4个神经节段的夹脊穴,并根据疼痛范围大小进行局部围刺,远端配合针刺病侧的合谷、曲池。对...
关键词:带状疱疹 后遗神经痛 针刺疗法 围刺法 夹脊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