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华

作品数:24被引量:153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主题:渣油催化裂化超临界流体重整催化剂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化学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石油学报(石油加工)》《分析化学》《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用FTIR研究聚氨酯弹性体的固化动力学被引量:7
《合成橡胶工业》2000年第4期219-221,共3页李再峰 胥振芹 丁彩凤 高照连 李德和 杨光华 
国家计划经济发展委员会"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85 -507-20)
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原位跟踪了催化及未催化聚氨酯弹性体(PU)的固化反应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 ,—NCO和—OH的本体聚合在反应初期遵循二级反应和催化动力学规律 ;未催化和催化的PU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分别为48.0kJ/mol和38.86kJ/m...
关键词:本体聚合 固化 动力学 FTIR 聚氨酯弹性体 
温度对交联聚氨酯脲弹性体结构与性能的影响被引量:7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0年第3期318-321,共4页李再峰 杨光华 李德和 辛浩波 
国家计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85 -5 0 7-2 0 );重质油加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资助项目
采用“原位”变温 FTIR研究了温度对交联聚氨酯脲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温度的升高 ,氢键化的 NH振动的谱带面积逐渐变小、游离的 NH振动的谱带面积逐渐增加 ;氢键化的 NH基团的振动吸收位置由低波数逐渐移向高波数 ,游离的 NH振...
关键词:交联聚氨酯脲 原位FTIR 结构 力学性能 温度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的数值模拟 Ⅱ. 原料液雾流动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被引量:6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9年第4期16-22,共7页高金森 徐春明 杨光华 郭印诚 林文漪 
应用已建立的提升管反应器气液固3相流动反应模型,对两套工业馏分油催化裂化装置的提升管反应器内的流动、传热及裂化反应进行了系统的数值模拟,得到了原料油液雾流动与气化状况的实际图像。模拟结果表明,原料液雾相的流动是非常复...
关键词:提升反应器 模拟 三相流动 数值模拟 催化裂化 
化学交联网络对聚氨酯脲弹性体的形态及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1999年第4期84-86,共3页李再峰 辛浩波 邢政 孙学红 李德和 杨光华 
国家计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
研究了化学交联网络对聚氨酯(PUU)弹性体的形态、力学性能及热性能的影响。FT-IR的数据表明,不同交联网络的PUU弹性体具有不同的形态,随着交联密度的增加,弹性体的微相混合程度增加。DSC的结果揭示了软段区内由于化...
关键词:交联 聚氨酯脲 形态 性能 弹性体 
超临界流体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被引量:32
《分析化学》1999年第2期214-216,共3页刘志敏 赵锁奇 王仁安 杨光华 
采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测定了银杏叶提取物水解后的三个甙元——槲皮素、山奈酚、异鼠李素的含量.以苯基柱为固定相,二氧化碳-乙醇-磷酸(90:9. 98:0.02 V/V)为流动相,三个黄酮甙元获得良好的分离,利用各甙元的转换因子计算了黄酮化...
关键词:黄酮 银杏叶提取物 槲皮素 山奈酚 异鼠李素 SFC 
RIM聚氨酯弹性体预聚物的反应动力学研究被引量:6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第4期324-329,共6页李再峰 辛浩波 刑政 孙学红 吕锡元 杨光华 
国家计委"八五"重点科技攻关资助项目
在四个不同的温度下研究了四氢呋喃聚醚(PTMG),三羟甲基丙烷混合多元醇和甲苯二异氰酸酯(TDI)的反应。无论是催化的还是非催化的反应,异氰酸根和羟基的反应均遵循二级反应力学,但4-位和2-位异氰酸根具有不同的反应活...
关键词:反应注射成形 聚氨酯 弹性体 预聚物 动力学 
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及数值模拟Ⅳ.进料段消除回流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8年第4期45-49,共5页高金森 徐春明 杨光华 郭印诚 林文漪 
由已建立的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流动反应模型及其程序对提升管反应器进料段改进操作、优化流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从气固两相流动机理对提升管进料段内的流动状态进行了分析,从而可定量地掌握这一过程操作改进的实质。结...
关键词:流动反应模型 数值模拟 石油炼制 提升管反应器 
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1998年第3期259-264,共6页高金森 徐春明 杨光华 郭印诚 林文漪 
工业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内既存在着气固两相的湍流流动,又存在着传热和裂化反应,而且这些过程是相互影响、高度耦合在一起的。本文全面系统地考虑湍流气固两相流动、传质、传热及反应等复杂因素及其相互影响,建立了催化裂化提升管...
关键词:提升管反应器 气固两相 流动反应 模型 催化裂化 
提升管反应器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及数值模拟 Ⅰ.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9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1998年第1期27-33,共7页高金森 徐春明 杨光华 郭印诚 林文漪 
在气固两相湍流流动模型和细致的催化裂化反应动力学集总模型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虑两相流动、传质、传热、反应等复杂因素,建立了催化裂化提升管反应器三维气固两相流动反应模型,形成了相应的数值解法,编制了大型的模拟计算程序,...
关键词:提升管反应器 动力学模型 气固两相流 数值模拟 
黄酮醇异构体的超临界流体色谱法分离被引量:14
《色谱》1997年第4期288-291,共4页刘志敏 赵锁奇 王仁安 杨光华 
用超临界流体色谱法进行了黄酮醇异构体的分离研究。考察了温度、压力、流动相组成、柱条件等对分离的影响。在实验的温度范围40~60℃和压力范围15~30MPa内,这组化合物都能得到很好的分离;流动相组成是影响色谱分离的最...
关键词:超临界流体色谱 黄酮醇异构体 SFC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