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莉

作品数:12被引量:31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国版权保护商标权北京政府时期著作权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政法论丛》《湖南社会科学》《广西社会科学》《法律文化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试析网络背景下名誉侵权与保护对策被引量:1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年第27期245-246,共2页丁淑玲 马晓莉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我国网民人数不断增加,当前已经达到5亿人,其信息传播量巨大,并且具有交互性和开放性的特点,因此,在方便了人们的言论的同时,也造成了对人们名誉权的侵害,因此,本文对网络背景下的名誉权进行了探讨,首先指出了何...
关键词:互联网 名誉权 保护对策 
民国第一大案:姚荣泽杀人案被引量:1
《中国审判》2008年第7期94-95,共2页马晓莉 
案情介绍周实和阮式都是南社社员、同盟会会员,都曾为宁属师范学校的学生,后来周实到两江师范学校继续读书,阮式返回家乡。辛亥武昌首义后,周实决定回乡参加革命运动。他约同阮式召集地方学生数十人组织成巡逻队,协助地方民团维持秩序。
关键词:陈其美 伍廷芳 民国 姚荣泽案 武昌首义 师范学校 外国律师 都督府 山阳县 孙中山 
宋教仁被刺案被引量:1
《中国审判》2008年第2期94-95,共2页马晓莉 
案件始末1913年初国会选举,国民党获得参众两院392个议席,成为国会中的多数党。根据《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规定。
关键词:宋教仁 袁世凯 检察 国民党 参议院 发出传票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多数党 审判机关 法租界 
中国古代版权保护考被引量:1
《法律文化研究》2007年第1期285-293,共9页马晓莉 
目次一、从'出版者'观中国古代的版权保护二、从'作者'看中国古代的版权保护三、中国古代版权保护的特征对于中国古代的版权保护问题,学界大致分为两派观点,分别以大洋两岸的中美两位法学家为代表。中国著名知识产权法学者郑成思先生认...
关键词:学界 法学家 中国 版权保护 代表 禁令 出版者 实质 
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中国法制史考察——由“道不拾遗”谈起被引量:10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57-62,共6页马晓莉 赵晓耕 
教育部社科研究基金规划项目"新中国民法典起草历程回顾"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5JA820028)
自西周以降,至近世民国,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在这一过程中,暗含着根植于本民族内部的自然变迁和来源于模仿西方的近代立法实践两条主线。通过对各朝拾得遗失物归属原则进行梳理分析,寻找一些可资于新中国民法典制...
关键词:道不拾遗 拾得遗失物 新中国民法典 
民国译印《韦氏大学字典》版权涉讼案——被动与主动的博弈
《中国审判》2007年第10期76-77,共2页马晓莉 
案情介绍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发生了一起美商起诉商务印书馆侵犯其版权和商标权的案件,基本案情如下:美商米林公司在美国出版发行了《韦氏大学字典》。自1919年至1923年间。
关键词:版权保护 商务印书馆 北京政府时期 字典 美国人 中国人民 大学 出版发行 翻译 商标权 
民国分家析产纠纷案——传统与近代的竞合
《中国审判》2007年第3期78-79,共2页马晓莉 
案情介绍1900年,安徽某县内的某甲将其家产分给两个儿子乙和丙。因丙有精神病,故所分之产,一直由甲管理。后来,丙妻丁所生子夭亡。
关键词:大理院 分家析产 精神病 民国 北京政府时期 财产 依法管理 家产 遗嘱 解释 
从“耻辱刑”到“羞耻心”——漫谈在监狱矫正中唤起服刑人的羞耻之心被引量:6
《政法论丛》2005年第5期75-79,共5页赵晓耕 马晓莉 
古人对罪犯羞耻心的培养是从积极的教育和消极的教训两个维度并举的。本文从属于后一维度的耻辱刑入手,探讨它以“人皆有羞耻之心”为逻辑起点的教化功能;进而又从“劳动改造”和“罪犯人权保障”两方面切入,对当前监狱改造中存在的羞...
关键词:羞耻心 耻辱刑 监狱矫正 
地理标志权与一般商标权之权利冲突被引量:6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8期80-82,共3页马晓莉 
我国应采商标法模式,用证明商标从积极方面使地理标志权得到行之有效的保护。同时,用《反不正当竞争法》从消极方面作为补充;对于历史遗留的一般商标权与地理标志权的冲突,应依据照顾在先权利下的社会利益最大化原则进行个案审查,区别...
关键词:地理标志权 商标权 权利冲突 《反不正当竞争法》 利益最大化原则 证明商标 在先权利 区别对待 商标法 作为 
于激变中求稳实之法——民国最高法院关于女子财产继承权的解释例研究被引量:4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1-5,共5页赵晓耕 马晓莉 
对于国民党二大《妇女运动决议案》中“女子有财产继承权”的规定,民国最高法院采取了折中的立场进行限制性解释。其所面临的两难情形揭示出了法律制度的悖论。为在动荡中达到均衡,于激变中求得稳实之法,法律职能部门应在实践中发挥调...
关键词:《妇女运动决议案》 女子财产继承权 解释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