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虎

作品数:22被引量:9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地震烈度反射波法地震勘探地震灾害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华北地震科学》《地震地质》《地震学报》《地震研究》更多>>
所获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强震动记录的地震生命损失快速评估方法被引量:3
《地震学报》2017年第1期143-154,共12页朱永莉 黎大虎 朱建钢 
中国地震局应急司地震应急青年重点任务项目(CEA.EDEM-201506)资助
随着我国强震动观测数据数量和质量的大幅提高,破坏性地震发生后所观测到的强震动记录也在试验性地转化为仪器烈度数据.本文将强震动记录引入应急性的生命损失快速评估,借助已有的地震应急灾害损失快速评估模型的表达方法,提出了一种将...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 仪器烈度概率密度函数 建筑易损性 生命损失 快速评估 
不同仪器烈度算法在四川地区历次地震中的比较应用被引量:7
《地震学报》2015年第2期335-346,370,共12页朱永莉 黎大虎 龙承厚 孙泽涛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项目(LY1401)资助
强震观测资料包括强震动时程记录资料和宏观震害调查资料两大类,前者是定量的微观数据,后者则是定性的宏观指标.本文明晰给出了微观仪器烈度与宏观仪器烈度、微观考察烈度与宏观考察烈度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只有在宏观仪器烈度与...
关键词:宏观仪器烈度 宏观考察烈度 强震动记录 反应谱 
基于ArcGIS平台的芦山地震房屋震害数据分析被引量:3
《四川地震》2014年第2期1-5,共5页王世元 黎大虎 
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科技专项(LY1403)资助
利用ArcGIS平台的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块,将四川省芦山地震应急科考获得的建筑物破坏调查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芦山地震中建筑物破坏的空间特征及其原因。结果表明:芦山地震房屋毁坏率的原始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清仁乡、龙门...
关键词:芦山地震 房屋震害 ARCGIS 离群性 ESDA 
德钦县、得荣县交界处M_L5.9级地震强震动数据分析被引量:3
《四川地震》2014年第1期5-8,共4页赖敏 朱建钢 江鹏 孙泽涛 黎大虎 余桦 龙承厚 朱永莉 
通过分析和讨论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德钦县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得荣县交界处ML5.9级地震,在子庚和得荣观测点获取的强震记录数据,用交切法得到的震中经纬度是:28.16°N,99.41°E;震源深度是11.39 km,还得到了强震数...
关键词:强震观测 地震烈度 峰值加速度 
地震有效峰值加速度与地震烈度相关性研究被引量:9
《四川地震》2011年第2期26-31,共6页龙承厚 赖敏 余桦 黎大虎 
利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8·0级以及2008年8月30日凉山州会理县—攀枝花市间6·1级地震中获取的四川省境内的地震加速度记录数据,分析了有效峰值加速度(EPA)与加速度峰值(PGA)对比结果及加速度数据有效值与地震烈度的相关性。得出...
关键词:地震烈度 地震峰值加速度 地震有效值加速度 
2007年3月5日攀枝花3·5级地震强震近场记录初步分析被引量:1
《四川地震》2008年第3期24-30,共7页赖敏 余桦 孙玮 朱建钢 黎大虎 
2007年3月5日攀枝花市发生3.5级地震,震中烈度为Ⅴ度,四川省地震局地震监测研究所初步确定地震震中位置为:北纬26.5°,东经101.85°。布设在攀枝花地区9个固定台站的强震仪记录到该次地震的主震振动加速度值,其中,金江台仪器记录到的结...
关键词:强震观测 强震仪 加速度 逆断层 震源机制 
数字强震仪线道和极性的现场安装判断与纠正
《四川地震》2007年第2期26-30,共5页朱建钢 黎大虎 赖敏 
强震记录对于地震科学研究、抗震设计理论、政府救灾决策非常重要。由于数字强震仪的线道和极性与出厂标称值不一致的情况不在少数,本文提出了一个集测定、纠正、存档为一体的现场安装工作方法。它简单、准确,其工作增量也减少到相当于1...
关键词:数字强震仪 线道 极性 
强震记录与地震烈度的仪器测定实例被引量:7
《四川地震》2006年第2期28-31,47,共5页朱建钢 黎大虎 赖敏 周朝晖 孙玮 余桦 代宽洪 颜晓晔 
“十五”期间,四川强震台网将达到211个子台的规模。若仅按强震观测最基本的技术目标,用足够长的时间收集足够多的强震记录为抗震设计理论服务,显然未能尽其投资潜力。为此,我们将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固化在该所GDQJ-1A数字强震仪...
关键词:强震记录 烈度 仪器烈度 震灾评估 
“九五”四川数字强震台网的建设与发展被引量:4
《四川地震》2005年第4期32-39,共8页朱建钢 赖敏 钟国平 黎大虎 周朝晖 孙玮 余桦 代宽洪 
在2005年以前的4年时间里,四川省相继建立了若干数字强震子台,以前的8个布局不合理的老旧模拟式强震台全部退役,取而代之的是22个分布于四川省内各主要地震多发地带的数字强震台,从而结束了连续十几年无数字强震观测成果的历史。现在获...
关键词:四川 强震 记录 
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设计及实现功能被引量:9
《华北地震科学》2005年第2期32-36,共5页何玉林 范灵春 黎大虎 黎小刚 
四川省"九五"计划任务和中国地震局重点项目资助(95-02-01)
在充分利用和开发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技术(GIS)的基础之上,融合近些年工程地震和震害预测研究成果,建立了四川省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系统。该系统可对发生在四川省境内的破坏性地震所造成的建筑物破坏、人员伤亡和灾民安置人数及经济损失...
关键词:地震灾害预测与评估 系统设计 四川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