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建华

作品数:9被引量:6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描述岩性油藏断层识别相干分析地震属性技术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石油物探》《地球物理学进展》《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地震反射及属性对沉积相反映程度分析被引量:16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5期75-78,193,共4页郝志伟 王楠 田建华 张秀娟 宋亮 
结合陆相环境下不同沉积体的特征及其地震响应,将陆相典型沉积体划分为4种类型:浊积前积及河道切割平原沉积、垂向渐变平面稳定湖泊沉积、洪积近岸水下扇体沉积和湖泊边缘湖水动力沉积,并分别总结了其沉积特征、宏观地震反射规律。结合...
关键词:地震属性 沉积类型 反射规律 沉积相反映程度 预测可靠程度 
四扣洼陷沙四段灰岩地震识别与预测被引量:1
《油气地球物理》2009年第2期34-38,共5页朱定蓉 苏朝光 田建华 
四扣洼陷沙四段灰岩普遍发育,其分为灰礁、灰滩和灰泥3个亚相。通过对该地区沉积相的分析圈定了3个亚相有利分布范围,并运用正演模型对其进行了证实,结果表明,灰礁发育储层后振幅下降幅度远大于灰滩含储层后的振幅下降幅度,而泥灰岩振...
关键词:沉积特征 模式识别 正演模型 成藏分析 四扣洼陷 
预测郭局子洼陷灰岩储层的两种有效地震属性被引量:3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2009年第1期58-62,72,共6页陈香朋 苏朝光 张营革 田建华 
郭局子洼陷南坡沙四段灰岩发育,是该区主要的产油层,灰岩储层类型主要为孔隙和裂缝型。该套灰岩在地震剖面上表现为强反射,仅仅利用常规地震属性难以有效地把灰岩厚度横向变化和灰岩储层发育区反映出来。应用分频振幅属性预测灰岩厚度...
关键词:郭局子洼陷 分频振幅属性 瞬时频率属性 灰岩 
陈家庄凸起西段陈22块东营组地层超覆油藏地震描述技术被引量:6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08年第3期50-53,共4页田建华 苏朝光 张营革 郝志伟 王楠 
古近系东营组在陈家庄凸起西段由西、北、东3个方向向凸起高部位尖灭,形成了大量的地层超覆圈闭。以陈22块勘探实践为例,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该区东营组地层超覆油藏的地震描述技术。即利用地震资料预处理提高分辨率,在地震剖面上直接识别...
关键词:地层超覆油藏 地震描述 东营组 陈家庄凸起 
地震属性技术在郭局子洼陷沙二段岩性油藏描述中的应用被引量:24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8年第3期846-851,共6页陈香朋 韩国庆 田建华 郝志伟 
郭局子洼陷沙二段储层以滩坝砂体和小型扇体为主,分布规律性不强,勘探程度较低.我们采用弧长属性和相干分析技术较为准确地识别并描述了储层分布范围和低序级断层,有效地指导了该区该类储层的勘探.
关键词:岩性油藏 弧长属性 砂体描述 相干分析 断层识别 郭局子洼陷 
地震属性技术在郭局子洼陷沙二段岩性油藏描述中的应用
《油气地球物理》2007年第4期33-36,共4页陈香朋 田建华 郝志伟 苏朝光 张营革 
郭局子洼陷沙二段储层以滩坝砂体和小型扇体为主,分布规律性不强,勘探程度较低。我们采用弧长属性和相干分析技术较为准确地识别并描述了储层分布范围和低序级断层,有效地指导了该区该类储层的勘探。
关键词:岩性油藏 弧长属性 砂体描述 相干分析 断层识别 郭局子洼陷 
陈22块地层超覆油藏地震描述技术研究被引量:1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7年第4期58-59,共2页田建华 苏朝光 汪彩云 
陈22块位于陈家庄凸起西段,古近系由西、北、东三个方向向凸起高部位尖灭,形成地层超覆圈闭。根据陈22块东营组地层超覆油藏地质及地震反射特征,总结出一套适合于勘探部署的地层超覆油藏的地震描述技术,即地震相分析落实有利储层发育区...
关键词:东营组 地层超覆油藏 地震描述 陈家庄凸起 
前第三系不整合在油气成藏中的作用被引量:1
《西部探矿工程》2006年第5期61-63,共3页郝志伟 苏朝光 张营革 田建华 
对邵家洼陷前第三系基底地层的形成机理做了简要介绍,对前第三系与第三系之间的不整合面的分类、特征、识别以及其在油气运移、聚集中所起作用进行了研究。同样处于洼陷缓坡带以第三系浅层超覆油藏为主力含油层系的太平油田、陈家庄油田...
关键词:不整合体 邵家洼陷 运移通道 超覆油藏 
沾车地区馆陶组地层超覆油藏地震描述技术应用及效果分析被引量:16
《石油物探》2003年第3期322-327,共6页张营革 田建华 
以沾车地区馆下段油藏为研究对象,着重阐述了精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高精度构造图编制及砂组地层超覆线精确落实等方法,详细分析了平均速度、密度、子波的变化对合成记录制作的影响,提出了根据古地貌确定砂组超覆线的科学方法,分析了测...
关键词:沾车地区 馆陶组 地层超覆线 油藏 地震描述 地震记录 全三维解释技术 多参数分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