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双碧

作品数:57被引量:9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求是杂志社更多>>
发文主题:历史科学拜上帝教史学理论资产阶级封建社会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学术研究》《东南学术》《内蒙古社会科学》《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影射”是杂文的功能——再看《三家村札记》
《同舟共进》2013年第11期78-80,共3页苏双碧 
1961年9月,北京市委理论刊物《前线》编辑部请时任北京市委书记处书记的邓拓,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北京市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廖沫沙三人在杂志上开辟一个杂文专栏,专栏名定为“三家村札记”,三人共取一个笔名“吴南星”。从1961年10月...
关键词:杂文专栏 札记 影射 市委委员 文章立意 北京市 《前线》 理论刊物 
读《大泉州战略探索》
《领导文萃》2011年第8期126-129,共4页苏双碧 王宏志 
施永康同志的大著《大泉州战略探索》一书已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全书8大本、400多万字。作者在退休之后,仅用四年的时间完成这部巨著,这是很了不起的创举。没有坚强的毅力,没有艰苦的探索和奋斗精神是做不到的。值得注意的是...
关键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泉州 奋斗精神 退休 
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被引量:4
《求是》2011年第2期54-56,共3页苏双碧 
160年前即1851年的1月11日,太平天国在广西金田村起义。在广西转战了近一年半时间。1852年6月,杨秀清率军冲出蓑衣渡,进入湖南。人湘后的太平军,如蛟龙人海,立刻翻起巨浪。太平军所向披靡,连克永明、益阳、岳阳、武昌。从武昌出...
关键词:太平天国 历史教训 原因 失败 太平军 杨秀清 武昌 广西 
忆吴晗
《江淮文史》2010年第4期77-83,共7页苏双碧 
我于1961年从北大历史系毕业,分配到北京市历史学会工作,有幸在吴晗直接领导下工作了5年,深得教诲。吴晗的为人、作风以及大家风范,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至今追忆那段岁月,仍使我颇多感触。这里,我想就我在历史学会工作时和吴晗...
关键词:吴晗 领导干部 思想政治教育 历史学会 
现代革命历史的开拓创新研究力作——评王大同教授新作《现代史海风云录》被引量:1
《福建党史月刊》2007年第7期44-44,共1页苏双碧 
前不久,我阅读了王大同教授的《现代史海风云录》(以下简称《风云录》),深为书中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悲壮史实和高尚情怀所感动,心情久久难以平静,掩卷遐思.感到该书有以下4个特点:
关键词:现代史 创新研究 革命历史 大同 力作 重大历史事件 历史人物 
略谈古代中国的民本主义被引量:4
《史学理论研究》2007年第1期14-16,共3页苏双碧 
20年前,《史学理论》的诞生①,是中国史学界在改革开放形势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加自觉地、全面和系统地探索史学理论的重要标志之一。史学理论是历史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成就,首先是理论上的成就。1924年5月...
关键词:民本主义思想 古代中国 创刊20周年 社会主义民主 民主思想 统治思想 史学理论 史学研究 
李贽和历史人物评价被引量:1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97-100,共4页苏双碧 
李贽评价历史人物,有自己的标准,就是要为被冤屈的历史人物“辨雪”,把颠倒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本文从几方面对李贽评价历史人物的独到之处进行了论述,阐明了李贽在历史人物评价上与假道学家的根本分歧。
关键词:李贽 历史人物 道学 史学 
再谈历史人物评价的几个问题被引量:9
《学术月刊》2004年第4期50-55,共6页苏双碧 
本文对当前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问题的结合实例作新的探讨,认为:第一,评价历史人物要坚持历史主义原则;第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第三,坚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标准;第四,对历史人物的气节要作具体分析,防止把封建糟粕...
关键词:历史人物 评价标准 历史主义原则 国家统一 民族团结 气节 
实事求是评价农民战争的历史作用被引量:1
《人民论坛》2004年第1期59-61,共3页苏双碧 
农民战争是调节封建社会历史进程,农民并不是天生的好斗者,有一块土地,耕作收获能维持一家人的温饱,便不会去造反。当一个王朝即将崩溃时,靠封建王朝内部的调整来挽回残局是不可能的,出路只有借助于农民战争的力量来改造那种腐朽的社会...
关键词:实事求是 农民战争 封建社会 历史作用 政治形势 
康熙和施琅被引量:1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3年第10期48-51,共4页苏双碧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艘,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
关键词:康熙 施琅 台湾省 中国 清朝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