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建

作品数:71被引量:29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晓庄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自由主义权利苏俄TOLERANCEINTOLERANCE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同舟共进》《出版发行研究》《国家人文历史》《学海》更多>>
所获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清末荡局中的道路之争
《文史天地》2018年第6期9-13,共5页邵建 
清末指的是清王朝统治的最后一个十年(1901-1911年),这也是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这十年清王朝不可避免地衰颓,因而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良好时机。当时有两股政治力量集结,它们共同反对清王朝。但诉求不一,路径两样,彼此之间相...
关键词:清末 道路 武装夺取政权 政治力量 政治现代化 清王朝 20世纪 同盟会 
新文化的偏差——20世纪前20年的“新传统主义”与“反传统主义”被引量:2
《探索与争鸣》2015年第1期73-79,共7页邵建 
20世纪的前20年,它不是从传统到近代而现代,而是对传统的态度不同,呈现出性状不同的两种现代。因此,把新文化运动作为现代源起乃是时间的错位,现代发生的时间理应提前。就第一个十年而言,它所体现的现代性方案是推陈出新,从"陈"亦即传...
关键词:清末十二年 五四新文化 新传统主义 反传统主义 错位 
重读《新青年》
《文史天地》2013年第9期12-17,共6页邵建 
题记:以1915年《新青年》(开始叫《青年杂志》)为发端的新文化运动已靠近百年。近百年来,新文化或主导新文化的《新青年》几乎成了百年中国的文化圣经。治中国现代史、现代文化史、现代思想史和现代文学史的学人,对五四新文化持整...
关键词:《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史 五四新文化 重读 《青年杂志》 现代文化史 现代文学史 
政府与是否拥有放任言论自由的权利
《社会学家茶座》2013年第2期13-15,共3页邵建 
前段时间,以美国驻利比亚大使遇袭身亡为标志,中东诸国涌现出一轮反美冲击波。利比亚、埃及、突尼斯、也门等国都有大批民众聚集美国驻本国大使馆门前抗议,呼喊口号、投掷石块、撕扯国旗,并试图冲进使馆,甚至酿成人命冲突(也门)。
关键词:言论自由 权利 放任 政府 大使馆 利比亚 冲击波 突尼斯 
致 梁任公
《国家人文历史》2012年第2期74-79,共6页邵建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等。广东新会人。被公认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而且是一位退出政治舞台后仍能在学术研究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少有人...
关键词:宪政 梁启超 革命民主主义 政治学 专制 共和 康有为 君主立宪 中国历史 学术研究 
《新青年》的言论自由是什么
《财经》2010年第16期157-157,共1页邵建 
《新青年》的言论自由是什么,可见该刊七卷二期上的《法律与言论自由》(陈独秀)。如题,该文谈的是言论自由与法律的关系,推出的观点是“言论要有逾越现行法律以外的绝对自由”;因为“言论自由若要受法律限制,那便不自由了”。
关键词:言论自由 《新青年》 现行法律 绝对自由 法律限制 陈独秀 不自由 
革命为何会导致专制
《财经》2010年第14期147-147,共1页邵建 
1916年,陈独秀在呼唤《吾人最后之觉悟》时,痛陈“三年以来,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痛苦”。这样的表述让今天的我们奇怪,既是共和,又何以专制。如此表述,岂不就是“共和的专制”?
关键词:专制政治 革命 陈独秀 共和 
五四是一个“划”时代
《财经》2010年第10期138-139,共2页邵建 
《漫说百年孔子》,是袁伟时先生就电影《孔子》发表的一篇对话,其中一个段落涉及五四新文化: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当时有人说过一些过火的话,……这是无权无勇的‘群书生发动的自由辩论,是以理服人、听不听由你...
关键词:五四新文化 新文化运动时期 《孔子》 自由辩论 白话小说 传统文化 黄金时代 中国文化 
身份在复辟
《当代工人》2010年第7期10-11,共2页邵建 
穷富都在世袭日渐流行的官二代、富二代、穷二代等语词,昭示了一种令人厌恶的现实。它正在摧毁社会的健康,使社会往一个逆行的方向发展。19世纪英国法律史家梅因在他的《古代法》中,这样概括人类历史的发展走势:"所有进步社会的运动,到...
关键词:身份社会 现代社会 不平等 社会平等 法律史 发展走势 古代法 契约社会 人类历史 复辟 
用“公民”称谓“人民”
《财经》2010年第11期122-122,共1页邵建 
2010年元月,北大有一个公民论坛。记得在其中互动的环节上,台下有位观众向台上的嘉宾提出问题,大意是公民与人民的区别在哪里。来自黑龙江大学的一位教授作了很好的回答,其中有一句话印象很深。他说:我见过人,也见过民,但没有见...
关键词:公民论坛 人民 称谓 2010年 黑龙江大学 提出问题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