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双成

作品数:8被引量:3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地震地表破裂震害发育特点断层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中国地震》《防灾减灾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设定地震地表破裂阈值下的一种条件概率分析模型
《防灾减灾学报》2011年第1期1-7,共7页万波 郑双成 杨舒程 
大量的研究表明,地震地表破裂长度(或位移量)L(D)与地震强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统计关系:LgL(D)=a+bMs,a、b系数取决于所处地震地质区域及发震断层性质的差异;研究同时表明,地震破裂的错动面积(A′)实际上反映了地震作用沿断层面破裂时的能...
关键词:活动断层 地震 地震地表破裂 设定地震 对数正态分布 分析预测模型 
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发震构造判定被引量:8
《中国地震》2010年第3期304-313,共10页万波 李宇彤 郑双成 
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强震危险区划关键技术研究"(2006BAC13B01)
1861年普兰店东6级地震是辽东半岛上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以外的另一次强度≥6级的地震,经反复考证,该次地震的震中确定在普兰店东姜屯一带。通过对普兰店及附近地区震害资料分析及现代仪器记录地震数据的精定位,研究这一地区发育的区...
关键词:普兰店 地震 金州断裂 普兰店北西向断裂 发震构造 判定 
地震地表破裂发育特点及环境条件分析被引量:10
《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第1期1-8,共8页万波 高常波 郑双成 
辽宁省地震局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 (0 1 -0 2 -0 6 )
通过已有震害实例分析,总结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发育特点,在此基础上,结合震源破裂的深、浅部环境条件和形成力学机制、震源破裂和地震地表破裂的相互关系,讨论了地震地表破裂形成的环境条件。认为其所处的地震地质区特点是影响地震地表...
关键词:地震地表破裂 断层 环境条件 第四系 
浑河断裂(沈阳~抚顺段)活动性研究被引量:8
《东北地震研究》2004年第1期25-32,共8页吴明大 钟以章 高常波 万波 郑双成 
通过对浑河断裂(沈阳~抚顺段)不同段落上的地貌表现、人工地震勘查、断裂绝对年龄测定、跨断裂水准测量以及断裂与地震的关系等资料的综合分析与研究,认为该段是一条活动性不均一,其活动强度不大的区域性构造。
关键词:浑河断裂 地震地震 地震勘查 年龄测定 地貌 
1999年11月29日岫岩-海城5.6级地震的烈度与震害被引量:2
《东北地震研究》2000年第3期21-30,共10页钟以章 郑双成 吴明大 万波 孟补在 张先泽 符宝贵 武志敏 
1999 年11 月29 日在辽宁海城岫岩交界处发生了5.6 级地震,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震中烈度达到了VII 度,本文阐述了这次地震的宏观地震参数,烈度划分标志,烈度分布及震害特点等内容。与一般的5.5 级左右地震相比,这次地震的特点是...
关键词:烈度 震害 岫岩-海城地震 
辽宁鞍山市主要断裂的探测与研究
《中国地震》2000年第2期114-125,共12页高常波 钟以章 吴明大 郑双成 
鞍山市抗震设防区划项目资助
为了给鞍山市抗震设防区划提供依据 ,我们采用了以浅层人工地震为主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技术 ,包括浅层人工地震、电法和地质雷达等方法 ,同时收集了城市已有的物探和钻井资料 ,并结合野外调查及样品年龄测试对断裂的活动性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断裂 地球物理探测 辽宁鞍山 地震 
1999年11月29日辽宁省岫岩-海城5.6级地震震害统计和损失评估被引量:4
《东北地震研究》2000年第2期38-44,共7页廖旭 高常波 张书栋 吴凤泰 郑双成 
在岫岩-海城5.6级地震中,震中区遭受到Ⅶ度地震破坏,同时震区又遭受多次强余震,总直接经济损失以8488.8万元,1629户房屋发生严重破坏,5734人无家可归,由于震前成功预报,无人员伤亡发生.本次地震震区为农村,其中农村砖房大多...
关键词:地震 震害统计 损失评估 岫岩-海城 
辽宁省泥石流灾害的发育规律及其危险性分区预测被引量:4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1990年第4期46-54,共9页侯建军 韩慕康 万波 郑双成 张文阁 钟以章 
本文在对辽宁省泥石流灾害集中分布区野外考察的基础上,探讨了泥石流灾害的类型和发育规律,并对其潜在危险区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泥石流 崩塌 滑坡地质灾害 蠕滑 降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