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士群

作品数:6被引量:23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类群鱼卵浮游动物生物量分布生物量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科学进展》《海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攀登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分布被引量:20
《海洋科学进展》2007年第4期468-473,共6页黄凤鹏 黄景洲 杨玉玲 王宗灵 陈士群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前期研究专项--我国近海浮游植物多样性演变机理及其对生态系统功能的影响(2002CCA04900)
2003年1月-2004年1月在胶州湾海域逐月进行连续13个航次的调查,对胶州湾鱼卵、仔鱼和稚鱼的种类组成、丰度和主要种类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集到的鱼卵均为浮性鱼卵。鱼卵丰度最高值出现在8月(5.02粒/m3),次之为5月(4.97粒/m3)...
关键词:胶州湾 鱼卵 仔鱼和稚鱼 类群 季节变化 
牙鲆幼鱼越冬饲养期环境因子研究
《黄渤海海洋》1999年第2期31-37,共7页陆赛英 陈士群 毛兴华 
国家攀登计划B项目!PD-B6-1-3
本文重点研究牙鲆鱼越冬饲养期间所需的适宜温度和盐度条件,以及牙鲆对酸碱度的耐受力。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牙鲆在越冬期标准代谢的主要环境因子。7~14.5℃是越冬期牙鲆能量代谢变动最低的温度区间,也是最适宜的温度范围。...
关键词:幼鱼 牙鲆 越冬 温度 酸碱度 环境因子 
东海黑潮区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布被引量:2
《海洋学报》1996年第5期82-88,共7页孟凡 陈士群 吴宝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本文分析研究中日黑潮合作调查(1986~1992年连续7年)在东海北部黑潮及其邻近海域采集的浮游生物样品,并就饵科浮游动物的生物量分布及其与海洋环境的关系,作概要总结。结果表明,调查区浮游动物生物量较低,年平均仅71...
关键词:浮游动物 生物量 黑潮区 东海 
我国在北赤道流邻近海域首次发现日本鳗产卵场被引量:1
《海洋学报》1996年第5期89-92,共4页吴宝铃 陈士群 孟凡 
国家科委85-925-05-05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993年3月,"向阳红05"号调查船在北赤道流邻近海域进行日本鳗产卵场调查,采到19粒日本鳗卵.这为进一步确定日本鳗产卵场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我国在北赤道流邻近海域首次发现的日本鳗产卵场。本文分析这次调查结果,并对自...
关键词:日本鳗 产卵场 北赤道流 鳗鲡 
菲尔德斯半岛东南附近海域的两种仔鱼
《南极研究》1992年第4期47-50,共4页陈士群 黄凤鹏 吴宝铃 
198 7年 1 1月至 1 988年 4月在菲尔德斯半岛东南附近海域采集到的仔鱼体长为 1 3 .1 -1 5 mm,它们都处于早期发育阶段。经鉴定隶属一科 (南极鳕鱼科 Nototheniidae) ,一属 (Notothe-nia)两种 :(N.larseni Lonnb,N.gibberifrons Lonnb)...
关键词:菲尔德斯半岛 仔鱼 海域 
太平深海带鱼仔稚鱼的形态特征
《台湾海峡》1991年第4期373-379,共7页张仁斋 陈士群 
本文观察了太平深海带鱼早期发育形态,主要特征是背鳍第一棘延长呈鞭状,向后可达体长的1/2以后,随着鱼体的长大,延长的鳍棘退化。到后期仔鱼,腹鳍和臀鳍分别生有刺和棘,形状尖利。发育到稚鱼期臀鳍第二棘长大,似蝉翼状。随着鱼体长成幼...
关键词:带鱼 仔稚鱼 形态 深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