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慧

作品数:9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漫游者晚清凝视社会空间边缘化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文学教育》《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艺术评鉴》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多元化与边缘化:拉美民间音乐与文学的互文性被引量:2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年第4期29-30,146,共3页洪思慧 
经受长期殖民统治和移民种族融合的历程,拉丁美洲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和文学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多民族文化形成的断裂式民族认同,引发了"个体模糊"与"集体无意识"的冲突,进而导致拉美民间音乐与文学的边缘化趋向。从文本互文角度观察...
关键词:拉丁美洲 音乐与文学 多元化 边缘化 互文性 
晚清西方漫游者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凝视维度被引量:1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69-76,共8页洪思慧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ZW131);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037)
晚清西方来华漫游者著述了大量的访华游记,这些作品普遍对彼时中国城市社会空间作了带有意识形态化的批评和乌托邦化的赞扬。这种双重凝视现象虽然反映着西方先进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之间的冲突与互补,但从空间认知的角度来考虑...
关键词:社会空间 西方漫游者 中国城市 双重凝视 
轮言叙述、众声喧哗生成的陌生化文本——评刘第红长篇小说《单位人》叙事方法的创新被引量:1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9期92-97,共6页洪思慧 赵小琪 
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037)
长篇小说《单位人》描写了一群事业单位文化人的人生悲剧故事,深刻揭露了"单位"制度的弊病。对于这种针砭社会痼疾的题材,如何能够更好地为当代读者所乐见,是文学创作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中的一大难题。《单位人》采取变异小说体裁形式...
关键词:《单位人》 叙事视角 叙事结构 叙事语言 方法创新 
以符号学矩阵透视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人物设置
《艺术评鉴》2017年第13期7-9,共3页洪思慧 
法国音乐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一部二度艺术创作的成功杰作,将莎翁原著和2001年版音乐剧及2007年版音乐剧进行对比,用格雷马斯符号学矩阵模式为基础的"三维方阵"来分析剧中人物和情节设置的基本意义,可以显现出音乐剧在改编过程中实...
关键词:《罗密欧与朱丽叶》 音乐剧改编 矩阵模式 三维方阵 
晚清英国漫游者对中国社会空间的凝视
《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7年第2期158-164,共7页洪思慧 
晚清时代,英国来华漫游者书写了大量的游记之作。通览此类作品,可以看出晚清七十余年间英国访华游记文学创作从表面记录向深入表述的发展轨迹。这种转化的基本条件,来自漫游者们努力拓展对中国社会空间地域的凝视范围,不断扩大对中国社...
关键词:英国漫游者 中国社会空间 凝视拓展 
浅析王安忆笔下的城乡道德危机——以《小鲍庄》和《遍地枭雄》为例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5年第6期1-2,11,共3页洪思慧 
王安忆的《小鲍庄》和《遍地枭雄》从不同角度描述了改革开放初期传统乡村普通村民的生活状态和现代大城市边缘地带另类人物的生存方式。比照解析两篇作品,可以看出作者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刻画中暗含有深刻的批判倾向,揭示了生存环境的恶...
关键词:《小鲍庄》《遍地枭雄》 生存状态恶化 精神道德危机 
毡帐-蒙古包——游牧民居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被引量:1
《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第3期14-17,20,共5页洪思慧 
毡帐-蒙古包的创建和使用是游牧族群对人类社会的伟大贡献,其构造设计体现着草原民族的自然观和时空观,成为游牧民居文化特有的标志性符号。从文献记录、传承应用或现实价值来看,毡帐-蒙古包始终是游牧文明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世纪以...
关键词:毡帐-蒙古包 草原民居文化 标志性符号 
12-13世纪金桓州元上都的环境变化被引量:1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5期20-21,共2页洪思慧 
金元时期,金桓州与元上都所在的金莲川地区气候和景观截然不同,金人梁襄说此处"地积阴冷,五谷不殖,郡县难建",元人王恽言该地"山有木,水有鱼,盐货狼籍,畜牧蕃息",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实则反映出12-13世纪因气候变迁引起的自然生物景观...
关键词:12-13世纪 金莲川 气候变迁 环境变异 
解析《黄昏》的确定主旨与开放情节
《文学教育》2014年第22期12-14,共3页洪思慧 
萨基短篇小说《黄昏》的主旨意图清晰明确——从小说人物的"黄昏人生"折射人性堕落的"黄昏社会";但作品的情节构思则扑朔迷离,以开放的架构给读者预留了再创作的空间。本文通过分析《黄昏》的主旨与情节,探究萨基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和...
关键词:《黄昏》 主旨确定 情节开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