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

作品数:7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辽宁广播电视台更多>>
发文主题:百姓生活新闻媒体民生新闻民生媒体工作者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辽宁广播电视学刊》《记者摇篮》《理论界》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浅谈小屏时代传统媒体的突围策略被引量:2
《记者摇篮》2020年第12期8-9,共2页杨莹 
移动终端俗称小屏,它的便携性、及时性、互动性等特征,有效利用了大家的闲散碎片时间,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改变了整个传媒市场受众资源以及广告资源的走向,已经迅速超越了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成为新的媒体霸主,传统媒体...
关键词:小屏时代 传统媒体 逆境求生 
浅谈《小水知音》节目的创新与发展
《辽宁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2期51-51,共1页杨莹 
《小水知音》是辽亍广播电视台民生新闻栏目《生活导报》的一档子栏目,至今已经推出整整五个年头。该栏目以主持人的名字命名,主持人通过深入一线采访,亲历亲为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应该说主持人的亲和力、流畅...
关键词:名牌节目 知音 创新 《生活导报》 采访经验 广播电视台 子栏目 主持人 
浅谈媒体工作者"走转改"的必要性
《辽宁广播电视学刊》2013年第1期43-43,共1页杨莹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我对于中宣部等五部门为什么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凤、改文风”活动有着切身体会。曾亲眼见过,一个平面媒体同行为了拍到所谓的最好的照片,烈日下让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一遍遍的踮起脚尖、同时必须面带...
关键词:媒体工作者 媒体从业人员 新闻媒体 平面媒体 采访任务 采访对象 书面用语 百姓生活 
媒体工作者“走转改”的必要性
《记者摇篮》2012年第12期23-23,共1页杨莹 
作为一名新闻媒体的从业人员,我对于中宣部等五部门为什么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有着切身体会。曾经亲耳听到有群众说过这样的话,“这是记者来采访了,又是走形式来了”。更曾多次见过,电视同行将摄像机架好后,采...
关键词:媒体工作者 媒体从业人员 新闻媒体 采访对象 书面用语 百姓生活 中宣部 摄像机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不能单纯追求收视率
《理论界》2012年第7期171-172,共2页杨莹 
作为一名省级电视台民生新闻的记者,无论是个人自律还是栏目组要求,我们做节目都不只是片面地追求收视率,很多涉及伦理道德、个人隐私、未成年人心理感受等内容,我们都会反复斟酌仔细敲定才决定是否予以播出或以什么样的方式播出。但是...
关键词:民生 新闻栏目 
民生新闻应该规避的瓶颈因素
《理论界》2011年第11期195-196,共2页杨莹 
从2002年南京电视台《南京零距离》开播以来,各地的民生新闻栏目空前火爆。民生新闻这个概念从被提出来到被操作应用,到受众群体渐趋成熟,到部分的节目样式逐渐老化,到观众视觉疲劳,走到今天的确已经到了一个亟待自我审视和思考的拐点...
关键词:民生新闻 瓶颈 良性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