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永利

作品数:19被引量:12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下二门油田剩余油泌阳凹陷剩余油分布稠油更多>>
发文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特种油气藏》《江汉石油科技》《现代地质》《断块油气田》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古城油田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分析与应用被引量:1
《油田化学》2019年第2期325-330,共6页郭艳 束华东 刘峥君 李岩 姜建伟 李佩雲 杨永利 
为提高古城泌125区块驱油效率,针对该区块油藏条件(油层温度40.9℃、地下平均原油黏度652.7mPa·s)进行了剩余油潜力分析,提出超高分聚合物+井网调整的技术路线。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平面上45.6%和54.4%剩余储量分别分布在含水大于90%和...
关键词:稠油 剩余油分布 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 井网调整 古城油田 
湖盆中心地带湖底扇砂体物源追踪及地质意义被引量:4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3期634-646,共13页张建光 姚光庆 樊中海 林社卿 杨永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2090);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重点项目(G0503-09-ZS-093)
湖盆中心地带湖底扇砂体物源方位具多向性,发育位置和层位具不确定性,规模和分布特点不一,确定物源方位成为掌握砂体发育规模、展布的关键。以泌阳湖盆中心地带程店湖底扇砂体为例,利用碎屑锆石LA-ICP-MS U-Pb定年技术,探讨其物源方位...
关键词:南襄盆地 泌阳凹陷 砂岩 沉积物运移 同位素 锆石 
赵凹油田泌304区浅层砾岩稠油储量分类评价及应用被引量:2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2年第3期72-75,139,共4页杨永利 
泌304区位于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该区储层具有复模态孔隙结构、毛管阻力大、蒙脱石含量高、非均质性严重等特点,致使本区在前期的试油、压裂试采等产能评价中没有取得突破。为此,从岩心观察分析入手,结合含油性和对应的电性响应特征规律...
关键词:赵凹油田 泌304区 砂砾岩稠油 储层特征 分类评价 
断块油田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模式及挖潜对策——以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为例被引量:2
《石油地质与工程》2011年第4期61-64,7,共4页胡云亭 杨永利 周金兰 
微观驱油实验和数值模拟表明,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微观上剩余油主要以斑块状、网络状等形态分布于孔隙中。宏观上,剩余油主要以断层控制型、微构造控制型、压力平衡型、井网未控制型、沉积控制型等5种型式存在。根据...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 断块油田 数值模拟 剩余油 井网 采收率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深水湖底扇厘定及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物源追踪被引量:12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1105-1118,共14页张建光 姚光庆 陈亚兵 樊中海 林社卿 杨永利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课题(No.G0503-09-ZS-093)
针对南襄盆地泌阳凹陷程店深水区湖底扇沉积体,进行了岩心、粒度、薄片、重矿等测试资料、砂体结构及地球物理响应的综合分析.结果发现,湖底扇砂体横向与平面结构呈现孤立特征,岩性总体偏细,具粗粒岩性,以块状岩相为主体,显示出砂质碎...
关键词:湖底扇 锆石U-Pb年龄 物源 南襄盆地 泌阳凹陷 沉积作用 
应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研究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被引量:6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0年第5期284-288,共5页郭正怀 关振良 杨永利 黄文欢 贾振甲 陈琼瑶 
针对下二门油田某油组Ⅱ断块的具体情况,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和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模拟。充分考虑物性、构造和井网等主要影响因素,对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聚驱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物性对剩余...
关键词:聚驱 剩余油 三维地质建模 油藏数值模拟 虚拟水驱开发 下二门油田 
安棚油田深层系低渗透储层裂缝及其贡献被引量:9
《断块油气田》2009年第5期34-36,共3页杨永利 姜建伟 卢小欧 
安棚油田深层系为低孔、特低渗透砂砾岩储层。根据定向取心、成像测井和铸体薄片等资料,对安棚油田深层裂缝的分布特征及其渗流作用进行了分析。该区发育大尺度裂缝、中—小尺度裂缝和微观尺度裂缝3种级次的裂缝类型,以东西向裂缝最发育...
关键词:裂缝 分布特征 渗流作用 低渗透储层 安棚油田 
油田开发后期提液井优选的地质条件被引量:4
《现代地质》2009年第2期333-336,共4页杨永利 霍春亮 
老井放大生产压差进行有效提液是提高注采系统排液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分析了双河油田储层主要微相砂体的产液和吸水能力,认为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提液能力差,而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具有较强的提液能力;油田开发后期前缘席状砂吸...
关键词:提高排液量 微相砂体 产液能力 吸水能力 剩余油 油田开发后期 
一种新的水驱开发效果评价体系被引量:7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第5期67-68,72,共3页郭印龙 郭恩常 杨永利 曾俊 刘京军 金丽琼 
以相渗曲线为基础,推导出含水率与采出程度、含水上升率与含水率、存水率与采出程度及自然递减与含水率四条理论关系曲线.将实际曲线同比例地绘制在理论曲线上.根据实际曲线与理论曲线的位置关系评价水驱开发效果,形成一种新的水驱开发...
关键词:水驱开发 评价体系 含水率 采出程度 存水率 自然递减 
下二门油田上层系三角洲前缘砂体成因组合和分布规律被引量:6
《石油地质与工程》2008年第5期18-21,共4页田建锋 陈振林 杨永利 王春强 
下二门油田上层系为一套辨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砂体组合。根据岩心资料、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共识别出了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远砂坝、前缘滑塌沉积5种成因砂体和叠置的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叠置的河口坝砂体、水下分流河道-河口...
关键词:下二门油田 沉积微相 三角洲前缘 砂体成因组合 沉积模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