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颖

作品数:32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艺术传播民俗报业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艺术历史地理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传媒观察》《美与时代(美学)(下)》《青年记者》《艺术百家》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教育部“211”工程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民俗艺术的传播内涵与审美生态特征被引量:2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8期187-190,共4页李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53)成果
民俗艺术传播是艺术生产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沟通民间艺术信息源与民俗艺术接收者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民俗艺术的传播内涵主要可从民俗艺术传播的本体性、人文性等方面来予以把握;民俗艺术在传播过程中的审美生态特征,则主要通过...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内涵 审美生态 
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创新路径探析
《中华文化论坛》2017年第4期63-67,共5页李颖 汤瑞仪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项目"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研究"(项目编号:WHCY2015A1)成果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深入进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研究,有助于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也是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必要前提和保障。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在建设过程中,存在文化产品定位、文化市场培育、文化产品的流通与服务方式、以及文化消费...
关键词:现代文化市场 体系建设 文化产品 路径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被引量:1
《中华文化论坛》2016年第9期125-131,共7页李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53)成果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是建立在对民俗艺术传播意义的追问上,而不是对原由或技术决定主义的探寻。所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及其意义探寻,企望的是寻求艺术与科技的平衡结构,或者说是寻求传播中所体现的艺术生态平衡。基于传播生态的...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生态 传播主体 传播目的 传播方式 
论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被引量:8
《民俗研究》2016年第2期133-139,160,共7页李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53)的阶段性成果
在媒介的发展推动下,民俗艺术传播的"意义空间"发生了衍变,从着重于文化共享过程与风俗传承认同的初始意义,渐变为由媒介科技化介入之后的被表述、被干预的意义呈现。通过现代媒介传播的民俗艺术能够被媒介能动地反映与创造,而媒介技术...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 媒介 意义空间 
民俗艺术传播的语境转换与基本维度被引量:6
《社会科学研究》2016年第1期190-197,共8页李颖 李明泉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13YJC760053)
民俗艺术虽剥离自民俗学,然其与民俗学千丝万缕的历史关联使其从未脱离对于乡土社会的关注和重视,民俗艺术广泛且深入地存在于民间生活之中。民俗艺术的乡土本位的确立主要源自于社会环境、文化心态和地域分布三个方面的影响,而自上个...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 语境 维度 
现代性与文艺理论批评的关系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5年第1期62-64,共3页李颖 
"现代性"代表了一种精神,代表了人类对自身意识的一种深刻自觉、对个人自我选择和主体价值认识的新的飞跃,它在思想文化上的各种矛盾和冲突的凸显,以及其对自身的批判和建构能力使得我们在观照"现代性"尤其是艺术"现代性"的视野更为广阔...
关键词:现代性 文艺理论 理论批评 
民俗艺术传播生态中的主客体关系论被引量:4
《中华文化论坛》2014年第12期78-83,共6页李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53)成果
民俗艺术传播在历时性传承和共时性传播中,传播者和接受者的角色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他们都是民俗活动中艺术信息传播的主体,他们作为原初性或承变性的主体状态而存在;社会生活是民俗艺术传播的第一客体,民俗艺术作品或成果可称...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生态 传播主体 传播客体 价值 
后技术时代艺术的审美泛化与传播生态被引量:1
《当代文坛》2013年第6期25-28,共4页李颖 田言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C760053
后技术时代,艺术审美泛化的现象主要表现在艺术的外在表征、创作目的和对于艺术的接受方式上;艺术的传播生态应正视这种变化和由此造成的认同危机,从传播目的、传播方式和传播内容方面为艺术生态环境的和谐构建提供对策;后技术时代的艺...
关键词:后技术时代 审美泛化 艺术传播 传播生态 审美现代性 
略论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研究的基础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第12期105-108,共4页李颖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项目编号:13YJC760053)成果之一
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研究的基础主要体现在传播学基础、生态学基础和艺术学基础三个方面。传播学理论与实践是其重要的学科支撑之一;生态学理论与观点给予民俗艺术传播和发展研究以重要的启示;艺术学理论与研究方法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研...
关键词:民俗艺术 传播生态 生态学理论 理论与实践 艺术传播 引领作用 传播学 艺术学 
基于传播学视阈的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精神被引量:6
《中华文化论坛》2013年第6期179-184,共6页李颖 
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阶段性成果
从传播学视阈出发,通过对民俗艺术传播的语境与场所、传播主体与对象、传播策略与效应等方面的考察,力图把握当下民俗艺术传播的新特点;作为非物质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艺术的传播又要秉承其文化生态精神,具体表现在以媒介、审美、交...
关键词:传播学视阈 民俗艺术 艺术传播 文化生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