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华

作品数:12被引量:5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石墨砖高炉宝钢热应力混铁车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材料与冶金学报》《中国冶金》《耐火材料》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混铁车保温改造效果评估
《冶金能源》2012年第5期20-23,共4页宋利明 姜华 荣军 励军 
混铁车内衬添加保温层是简单而有效的节能措施。建立了混铁车运输过程及处理过程中铁水温降的半经验算法。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得出的铁水温降与实测值吻合。而后用该算法对混铁车的保温改造方案进行评估、筛选,最后通过实验及模拟对最终...
关键词:混铁车 铁水保温 铁水温降 
混铁车铁水温度及其内衬温度测试被引量:4
《冶金能源》2012年第4期59-61,共3页宋利明 姜华 荣军 励军 
介绍了混铁车内衬温度监测技术及实验结果,同时也给出了混铁车铁水温降测试结果,为混铁车节能改造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混铁车 内衬温度监测 铁水温降 
多层组合圆筒体的轴对称温度和热应力的通用计算方法被引量:7
《材料与冶金学报》2007年第4期297-301,315,共6页陈良玉 李玉 姜华 
根据圆筒体轴对称导热的分析原理,推导了多层组合圆筒轴对称导热温度分布和热应力的通用计算式方法,多层组合圆筒体的内部界面温度和径向压力的三对角型方程组形式,给出了计算流程,编写了相应的计算程序,给出了算例.
关键词:多层组合圆筒 轴对称导热 温度 应力 通用计算方法 
高炉本体内衬耐火材料技术进步被引量:6
《中国冶金》2007年第8期1-6,共6页姜华 傅思荣 王立辉 
介绍了宝钢自1985年1号高炉建成投产以来,包括大修工程在内的共6座高炉的内衬用耐火材料的技术进步。
关键词:高炉 耐火材料 应用 
高炉炉身高导热石墨砖内衬结构技术被引量:1
《耐火材料》2007年第1期45-49,53,共6页姜华 王立辉 甘菲芳 孙权 
介绍了宝钢4#高炉采用高导热、高强度石墨砖内衬结构技术。为了减缓热负荷冲击和热应力对高炉炉身内衬的蚀损,宝钢新建的4#高炉在炉身下部至风口以上的区域采用了特殊的设计方式和内衬结构形式,配置了国产的高导热、高强度石墨砖。
关键词:高炉 炉身 石墨砖 热冲击 热应力 
宝钢4号高炉炉衬温度场数学模型及分析被引量:9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第10期1122-1125,共4页张卫军 吴雪琦 陈海耿 姜华 
辽宁省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04220010);宝钢科技攻关重大项目(2004).
以宝钢新建4号高炉炉衬结构为原型,以多类边界条件处理边界传热问题.建立了炉衬结构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炉衬温度场分布,讨论了炉内渣皮形成与脱落的温度条件和冷却热负荷对炉衬温度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炉身...
关键词:高炉 石墨砖 冷却板 温度场 传热 数学模型 
宝钢混铁车保温改造效果评估算法被引量:3
《材料与冶金学报》2006年第2期90-92,97,共4页荣军 姜华 宋利明 励军 
混铁车保温改造效果评估是混铁车保温改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混铁车运输过程及处理过程中铁水温降的半经验简化算法.经实验验证,该算法得出的混铁车改造前、后的铁水温降与实测值吻合,相对误差在0.7%...
关键词:混铁车 铁水保温 铁水温降 铁水输送 算法 
高炉板壁结合式炉衬温度场分析被引量:1
《中国冶金》2006年第4期30-33,共4页张卫军 吴雪琦 陈海耿 姜华 
辽宁省重大科技计划基金资助项目(200422010)
大型高炉的密集式铜冷却板与冷却壁结合的炉衬结构是使高炉寿命达到18~20年的一项重要保证措施。以宝钢新建4号高炉炉衬结构为原型,建立了这种炉衬结构三维温度场数学模型。数学模型中均以多类边界条件处理边界传热问题,增加了数学...
关键词:高炉 温度场 石墨砖 冷却板 数值模拟 
高炉炉身采用高导热高强度石墨砖技术被引量:2
《炭素技术》2005年第5期34-38,共5页姜华 陆祖英 
为了提高高炉的使用寿命和产能,宝钢4号高炉的炉身采用了密集式冷却板加高导热、高强度石墨砖的内衬结构。为减缓炉衬使用过程中受热应力的影响,在研究石墨砖及配套胶泥的技术指标到具体的结构设计等过程中,都采取了特殊方法。
关键词:高炉炉身 石墨砖 热应力 
宝钢用后耐火材料的技术研究与综合利用被引量:19
《宝钢技术》2005年第3期9-11,30,共4页姜华 
在钢铁企业中,耐火材料的消耗与钢铁产量的比例大约在10-30kg/t。宝钢分公司耐火材料的消耗也在9.6kg/t左右,而废弃的耐火材料约占消耗量的45%-50%。以往这些用后残存耐材都被作为工业废弃物处理,这不仅加重了企业的经济负担,而且更重...
关键词:用后耐火材料 环境污染 综合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