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新军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寿县植保站更多>>
发文主题:发生规律及防治农业害虫水稻斜纹夜蛾细菌性条斑病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与病粒率关系探讨被引量:2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第10期9-10,共2页王林 赵刚 杨新军 张传勋 
采用病情普查、不同严重度病穗病粒率测定、田间病粒率调查测算及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小麦赤霉病田间病情与病粒率的关系,并建立了由田间病情直接换算病粒率的数学模型,经拟合检验平均误差为0.09个百分点。
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田间病情 病粒率 数学模型 
桑象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第4期84-84,88,共2页周德美 杨新军 汪云好 
系统调查了桑象虫危害,分析其发生规律,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桑象虫 发生规律 防治措施 危害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寿县重大植物检疫对象防治对策与经验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第3期43-44,共2页杨新军 孙怀山 汪云好 
介绍寿县主要检疫对象的发生及防治对策以及开展工作的情况和经验,同时对今后防治工作悟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寿县 植物检疫对象 发生概况 防治 毒麦 水稻 细条病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被引量:14
《安徽农业科学》2003年第1期126-127,共2页汪云好 杨新军 
斜纹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 ,幼虫食性杂 ,有假死性 ,抗药性强。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该虫在寿县大豆、棉花、蔬菜等多种作物上暴发 ,一年发生 4~ 5代 ,为害盛期在 7~ 9月。笔者根据几年来的调查研究 ,分析了重发成灾的主要原因 。
关键词:斜纹夜蛾 发生规律 防治技术 农业害虫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与防治被引量:2
《安徽农学通报》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杨新军 聂厚祥 孙怀山 汪云好 
本文总结分析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在寿县发生为害特点和发病因素 。
关键词:水稻 细菌性条斑病 发生规律 防治 
沿淮地区美洲斑潜蝇发生与药剂防治初报
《安徽农学通报》2000年第6期46-46,58,共2页严厚永 孙怀山 杨新军 
美洲斑潜蝇以幼虫为害作物 7科 2 0个种 ,其中豆类中四季豆、豇豆、扁豆和葫芦科的丝瓜、黄瓜及十字花科的大白菜等危害较重 ;18- 2 4天完成一个世代 ,世代重叠达 16代之多。药剂防治以卫农一号、快杀灵、农地乐和
关键词:美洲斑潜蝇 发生规律 药剂防治 农业害虫 药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