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全

作品数:15被引量:119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宝钢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竖炉薄板坯连铸连轧高炉无取向硅钢取向硅钢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世界钢铁》《钢铁》《耐火材料》《宝钢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薄板坯纵裂及其影响因素探讨被引量:7
《上海金属》2005年第5期7-11,19,共6页李永全 杜锋 范建冬 
铸坯质量问题是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研究的核心问题。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国内现有薄板坯连铸生产线铸坯质量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改进薄板坯表面质量的工艺措施。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 纵裂 结晶器 钢液成分 冷却强度 薄板坯连铸连轧 连铸生产线 工艺研究 质量问题 质量现状 
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性能与使用被引量:3
《耐火材料》2005年第4期277-279,共3页李永全 李泽亚 金从进 
针对薄板坯连铸用浸入式水口的使用条件,选择了水口不同部位的材质。以板状刚玉、氧化铝粉、锆莫来石、电熔稳定氧化锆、电熔镁砂、天然鳞片状石墨等为原料制备了浸入式水口,重点研究水口本体铝碳材料的抗氧化性能和渣线锆碳材料的抗侵...
关键词:浸入式水口 薄板坯连铸 铝碳材料 锆碳材料 抗侵蚀性能 锆莫来石 电熔镁砂 烘烤试验 稳定氧化锆 鳞片状石墨 
氮化硼氧化锆复合材料的热压烧结被引量:8
《上海金属》2005年第3期6-8,共3页李永全 方园 
研究了烧结助剂和添加量及烧结温度对氮化硼、氧化锆复合粉体在热压烧结过程致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材料的致密化开始于1750℃,1830℃完全致密。显微结构分析表明,氧化锆和杂质相镶嵌在氮化硼层状基质中。所研制的材料用作薄带连铸用...
关键词:氧化锆 氮化硼 热压烧结 复合材料 烧结温度 烧结过程 复合粉体 显微结构 薄带连铸 致密化 添加量 分析表 杂质相 侧封板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硅钢生产被引量:14
《宝钢技术》2004年第6期60-62,共3页李永全 孙焕德 
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工艺特征。重点比较了这一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的不同点。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连轧 无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IF钢可行性分析
《世界钢铁》2004年第1期7-15,共9页刘晓 方园 李永全 康永林 王新华 
就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高品质IF钢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概述了IF钢产品性能及炼钢热轧工艺控制的要求,对主要TSCR技术特征进行了简述,介绍了国外TSCR生产高品质深冲板的尝试情况,对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IF钢可能的特征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薄板坯连铸连轧 IF钢 可行性分析 TSCR 炼钢 热轧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与硅钢生产被引量:2
《钢铁》2004年第z1期376-379,共4页李永全 
介绍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无取向硅钢和取向硅钢的工艺特征.通过试样分析和对比工艺条件,研究了这一新工艺与传统工艺生产硅钢的不同点.指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硅钢具有的优越性.
关键词:薄板坯 连铸连轧 无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 
世界上第一条高合金钢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的生产被引量:8
《世界钢铁》2003年第6期64-67,共4页李永全 
通过介绍意大利AST公司以生产不锈钢和硅钢为主的薄板坯连铸连轧生产线,重点阐述该生产线的设备配置和工艺技术特征以及相关的取向硅钢试验和生产情况。
关键词:CSP 不锈钢 无取向硅钢 取向硅钢 高合金钢 薄板坯连铸连轧 生产线 
连铸结晶器液位波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39
《金属学报》2003年第4期435-438,共4页谭利坚 沈厚发 柳百成 刘晓 徐荣军 李永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宝钢联合基金 50174031
应用SOLA—VOF方法研究了板坯连铸结晶器自由表面的形状及钢水流动行为,计算得出了具有实际物理意义的液位波动值。通过数值模拟浸入水口出流角度及出流速度对液位波动的影响关系,指出液位波动的波形与回流区大小及位置密切相关,并分析...
关键词:连铸 结晶器 液位波动 数值模拟 SOLA-VOF 
高炉钛矿护炉的机理研究被引量:25
《宝钢技术》2002年第1期12-16,共5页李永全 Yun Li R J Fruehan 
从热力学和热模拟试验两方面研究了碳饱和铁浴内Ti(C ,N)的生成机理。利用CONFOCAL激光高温显微镜的试验数据重新确定了Ti在碳饱和铁浴内的溶解度和Ti(C ,N)形成所需的最低Ti含量。结果表明在碳饱和铁浴内生成碳化钛和氮化钛的最低Ti含...
关键词:碳饱和铁浴 高炉 炼铁 钛矿 护炉 
BL法竖炉还原过程中球团内碳与硫元素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宝钢技术》2000年第5期21-24,51,共5页李永全 陈宏 李咸伟 周渝生 甘青松 
研究了球团矿在BL法竖炉还原过程中碳、硫元素的变化趋势 ,竖炉还原带整个温区内气相的碳势高于炉料的碳势 ,炉料处于渗碳过程中 ,球团的碳含量随竖炉料线的下移而增加 ;球团在还原过程中硫含量基本不变 ,海绵铁中的硫基本上源于矿石。
关键词:直接还原 竖炉 析碳 海绵铁 BL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