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波

作品数:8被引量:2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太湖县植检植保站更多>>
发文主题:褐飞虱大发生太湖虫源气候条件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学通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06年安庆地区褐飞虱大发生特点及其原因分析被引量:6
《昆虫知识》2009年第6期883-887,共5页余祖文 肖满开 王俊 吴彩玲 何木兰 余夕辉 方向群 陈春秋 李明波 徐进才 
2006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l大发生的特点主要有:迁入虫量大、回迁峰次明显;短翅型成虫发生早、虫口高;田间种群增长迅速,全市普遍重发,局部暴发;田块间虫口差异大。分析认为导致大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丰富的初迁虫源奠定了大...
关键词:褐飞虱 大发生 特点 原因 
太湖县褐飞虱灯诱种群数量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9年第17期147-147,238,共2页曹晖 舒德平 李明波 
根据太湖县近10 a褐飞虱灯诱资料,分析了褐飞虱灯下始见期、终见期、高峰期及其数量的时空分布及与当年发生程度的影响作用。
关键词:褐飞虱 灯诱 种群数量 
近三年褐飞虱发生条件分析与综合治理的思考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8年第13期137-138,121,共3页肖满开 唐学友 吴彩玲 何木兰 余夕辉 方向群 李明波 徐进才 王俊 
本文分析和比较了2005-2007年褐飞虱在安庆发生的虫源、气候、食料条件,认为初迁虫量的多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当年的发生情况,但初迁量小的年份,并不意味着后来发生就轻;对六(4)代前峰而言,回迁虫源可作为补充虫源考虑,但对六(4)代后峰和...
关键词:褐飞虱 发生 条件 综合治理 
安庆褐飞虱近三个大发生年虫源和气候条件的比较分析被引量:7
《昆虫知识》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肖满开 何木兰 余夕辉 徐进才 方向群 李明波 吴彩玲 陈春秋 王俊 
比较并分析安庆市1997,2005年和2006年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hs(Stal)大发生的虫源、气候条件。1997年,迁入期偏早,初迁虫量大,到7月26日止,单灯累计诱量为1228~8698头;7、8月份气温比历史均值低0.2~1.3℃,导致单季稻上...
关键词:褐飞虱 大发生 虫源 气候 分析 
太湖县水稻螟虫发生的历史演变和现阶段特点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5期183-184,共2页李明波 刘金南 章方海 周桃棣 
本文根据太湖县50年水稻布局、耕作制度的变革历史和县病虫测报站历史资料,将该是水稻螟虫发生划分为五个阶段,本文分析了现阶段螟虫发生的新特点。
关键词:水稻螟虫 发生特点 原因分析 治理对策 
太湖县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初探被引量:1
《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第6期199-200,198,共3页章方海 李明波 刘金南 吴德银 马里荣 李恺求 周桃棣 
分析了2005年褐飞虱大发生的特点,从气候、寄主、药剂、施药技术等方面分析了大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从技术到管理的5条治理对策。
关键词:褐飞虱 大发生 原因分析 治理对策 
安庆市水稻紫鞘病发生研究进展被引量:4
《植保技术与推广》2003年第7期30-31,共2页肖满开 吴彩玲 徐劲峰 何希树 李明波 
通过笔者多年对安庆市水稻紫鞘病发生的研究,查清了病原,观察分析摸清了发生规律,测定了病株田间分布型和田间调查理论抽样数,进行了病株损失率测定和探讨研究出适当可行的分级标准,为本病的深入研究及调查测报办法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水稻 紫鞘病 发生 研究进展 
用马尔柯夫链分析法预测次年红铃虫的发生期
《安徽农学通报》2003年第2期66-66,68,共2页李恺求 陈秀峰 李明波 朱起民 吕家权 
依据太湖县棉花病虫测报站21年红铃虫发生期资料,采用马尔柯夫链转移概率法测2002年红铃虫发生期,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符。用同样方法进行逐年回测验证,回测近11年准确率为86.33%,做为一个长期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实践性。
关键词:棉花害虫 红铃虫 发生期 马尔柯夫链 预测 回测验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