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强

作品数:6被引量:2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电流变化右心室起搏遗忘冠脉消融终点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心脏杂志》《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中国临床医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个体化持续改进对胸痛中心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4
《中国临床医学》2019年第5期732-735,共4页姜海滨 董丰 陈浩 王仁荣 李录 黄强 何紫千 杨承健 
无锡市科技局医疗与公众健康技术项目(CSE31N1708)~~
目的:分析个体化持续改进对于提高胸痛中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的影响。方法:分别提取2017和2019年1月至4月某院胸痛中心收治的125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数据,其中2017年1至4月(改进前)73例,2019年(1至4月)改进后52...
关键词:胸痛中心 持续改进 急性心肌梗死 介入治疗 
主动固定电极在右心室不同部位起搏损伤电流变化被引量:1
《心脏杂志》2017年第4期452-454,459,共4页杨军 金艳 陈英 黄强 徐欣 曹佳宁 杨承健 
目的探讨主动固定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及中位间隔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方法入选88例右心室植入主动固定电极患者,分为右心室心尖组及中位间隔组。测定电极螺旋旋出0、5、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
关键词:主动固定电极 右心室起搏 损伤电流 
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的损伤电流变化被引量:4
《心脏杂志》2016年第6期683-685,共3页杨军 曹佳宁 陈英 金艳 黄强 徐欣 杨承健 
目的探讨不同永久起搏电极植入右心室心尖部后损伤电流(current of injury,COI)的变化特点。方法入选144例右心室心尖部植入永久起搏电极患者,分为被动电极组及主动电极组。测定电极固定后0、5和10 min的COI及常规起搏参数,分析COI变化...
关键词:被动电极 主动电极 损伤电流 右心室起搏 
阵发性心房颤动消融终点时诱发试验不同阴性结果预后差异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年第7期821-825,867,共6页黄强 刘少稳 杨承健 
目的:探讨阵发性房颤患者环肺静脉电隔离术消融终点时诱发试验不同阴性结果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选取133例因阵发性房颤接受消融且以诱发试验阴性(不能诱发或可诱发持续不超过3 min短阵房性心律失常)为消融终点、并成功达到终点的患者...
关键词:阵发性房颤 环肺静脉电隔离术 诱发试验 
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生化指标特点及治疗后变化的意义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年第16期65-66,共2页黄强 
目的探讨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化指标变化的意义。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月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人50名作为对照组,选择同期收治的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50例作为实验组,检测实验组患者治疗前后和对照组健康人群的脑钠肽、超...
关键词:舒张性 心力衰竭 临床特点 生化指标 
心房颤动经导管消融:新技术带来的转变被引量:1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1年第6期546-549,共4页黄强 刘少稳 
临床实践表明经典的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存在不足:耗时长、电离辐射严重,学习曲线长、手术结果依赖个人技术,指导标测及消融的成像技术各有利弊。在此背景下,新的导管设计(球囊消融导管、多电极标测消融导管)、成像技术(左房造影旋转成...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 心房颤动 综述 球囊导管 成像技术 遥控导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