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鸿儒

作品数:46被引量:18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夜郎文化夜郎国夜郎民族文化比较文学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常州工学院学报》《文史天地》《贵州社会科学》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四八烈士”黄齐生(连载2)
《文史天地》2012年第2期84-87,共4页王鸿儒 
3.走出安顺 这一天终于来到了。 可惜,这一天却是伴随着老父的丧事而来的。父亲终于未能熬过次年的春天。临终之前,胞兄黄干夫才得到讯息,匆匆从贵阳赶到家中。
关键词:《'四八烈士'黄齐生》 小说 文学 王鸿儒 
夜郎原始艺术的美学阐释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2年第1期23-28,共6页王鸿儒 
夜郎人的原始艺术主要体现在出土文物、岩画及民间流传的古歌、祭祀歌里。同所有民族的原始艺术一样,夜郎原始艺术也有一个从最初的审美冲动发展到按照美的规律造型,从讲求实用功能走向自觉追求美的过程。
关键词:夜郎 原始艺术 美学阐释 
秦汉时代中原王朝对贵州的开发
《乌蒙论坛》2011年第1期46-51,共6页王鸿儒 
中原王朝对贵州的开发,始于秦汉时代。当时,云贵高原被称之为"西南夷",遍布着大大小小数十、上百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部落、酋邦或方国。汉武帝年间,司马迁曾亲赴西南夷考察,并在《史记》里说:"西南夷君长以十数,夜郎最大。"中原王朝对...
关键词:秦汉时代 中原王朝 贵州 开发 
贵州打造夜郎旅游品牌的紧迫性及其对策
《社科新视野》2010年第6期30-34,共5页王鸿儒 
随着社会进入和平发展的新时期,世界旅游业出现了焕然一新的面貌。早在1992年,旅游业即已被世界旅游理事会确认为全球经济发展中势头最强劲、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而旅游业在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中的产业地位、经济作用也正在逐步增强。...
关键词:旅游品牌 世界旅游业 全球经济发展 城市经济发展 夜郎 贵州 产业地位 社会就业 
《夜郎君法规》的历史内容及其真实性探讨被引量:1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10年第11期21-27,共7页王鸿儒 
《夜郎君法规》是彝文献《夜郎史传》中记述下来的一部由武益纳时代制作的法典,"法规"中的20条内容有着鲜明的奴隶制法的特点,体现出武益纳时代战时法的特征,包含了秦汉以前中原法典中罕见的民法内容,是一部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古代少...
关键词:夜郎君法规 奴隶制特点 真实性 土司法规 
夷汉视角看象祠
《乌蒙论坛》2010年第3期28-32,共5页王鸿儒 
王阳明《象祠记》中所写的象,离历史上真实的象甚远,从夷汉交叉的视角看象祠,我们对象的了解,比之孟子、王阳明会更清楚明白,从而洗刷掉象被恶搞之后留下的污秽,也有利于矫正王阳明先生单一视角导致的失察。
关键词:王阳明 象祠 夷汉视角  
大文化视野中的夜郎文化研究
《社科新视野》2010年第3期27-36,共10页王鸿儒 
我对夜郎文化研究发生兴趣,是上个世纪末的事。那时候我正在写一部关于汉武帝的长篇历史小说,其间因为写唐蒙通西南夷的故事,我接触了汉文献中几乎全部夜郎史料、出土文物图片及其研究成果,虽然很受启发,甚至让我萌生了写一部以大...
关键词:文化研究 夜郎国 文化视野 长篇历史小说 研究成果 出土文物 汉武帝 西南夷 
象:从被恶搞蒙冤到真象大白——夷汉视角看象祠
《社科新视野》2010年第2期29-33,共5页王鸿儒 
《象祠记》:王阳明的两难心境贵州黔西象祠因王阳明《象祠记》而著称。《象祠记》说:“灵博之山,有象祠焉。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慰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求记于予。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
关键词:真象 恶搞 王阳明 心境 两难 
“夜郎自大”:蒲松龄的游戏笔墨
《文史天地》2009年第5期57-58,共2页王鸿儒 
二千年前,云贵高原上有一个由西南少数民族建立的夜郎国。夜郎立国数百年后,适逢汉武帝拓边开疆,夜郎归汉。再逾百年。到了西汉成帝年间,由于夜郎与同为汉朝属国的漏卧、钩町交战,不听中央号令,遂至国灭。夜郎从此成为一段扑朔迷...
关键词:“夜郎自大” 蒲松龄 笔墨 游戏 西南少数民族 夜郎国 云贵高原 文化现象 
七擒孟获:《三国演义》的搞笑版
《文史天地》2008年第11期49-52,共4页王鸿儒 
对于中国历史上的几部名著,曾有过这样的说法:真《三国》,假《封神》,《西游记》,哄死人。于是,"真《三国》"中的"七擒孟获",就被相当一部分人当成了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本文作者依据其掌握的史料指出,所谓"七擒孟获",不过是小说家...
关键词:《三国演义》 中国历史 《三国》 《西游记》 小说家 史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