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瑷玲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台湾中山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孔尚任剧作末世明遗民传奇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文化遗产》《戏曲研究》《中国文学研究辑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经典传承与现代展演——论昆剧名作在台改编演出之美学视野与其文化意涵被引量:1
《戏曲研究》2015年第4期41-70,共30页王瑷玲 
一前言昆剧在台湾地区的演出,除了传统"折子戏"一向受到戏迷的青睐外,事实上"全本戏"的改编与全新制作,才是真正吸引新观众走进剧院,并造成一股观赏热潮的主因。对于学者而言,"昆剧"是一种活的"文化标本",而对昆剧的新观众而言,昆剧不...
关键词:杜丽娘 《牡丹亭》 《长生殿》 柳梦梅 明清传奇 青春版 改编本 唐明皇 洪昇 新标杆 
“实践的过去”——论清初剧作中之末世书写与精神转化(下)
《戏曲研究》2012年第2期219-241,共23页王瑷玲 
五从历史中寻找精神典范——清初剧作中的屈原情结除了宋遗民,"屈原"亦是一位在遗民话语中出现频率甚高的历史人物。对于众多明遗民来说,"屈原"的象征意义,似乎更为集中,更具有一种"个人性"。如康熙十年(1671)。
关键词:《桃花扇》 尤侗 翰林院 西堂乐府 明遗民 孔尚任 反招魂 戏曲创作 丁耀亢 桃花扇 
“实践的过去”——论清初剧作中之末世书写与精神转化(上)
《戏曲研究》2012年第1期158-191,共34页王瑷玲 
一明清之际文人的易代经验与生死抉择对于明清之际亲历易代鼎革的士人而言,明朝覆亡这一巨变,既是家国的悲剧,同时也是他们个人生命重大转折的开始。事实上,面对着新的政治情势与文化境遇,甲申之变对于汉族士夫而言,既是安定社会的政治...
关键词:甲申之变 谢翱 个人生命 《桃花扇》 西台记 明遗民 戏曲创作 时间经验 郑所南 孔尚任 
泥傀儡逢场作戏,也只与人同善──论沈起凤《红心词客四种》中之文人主体与社会视野被引量:1
《文化遗产》2009年第2期1-19,157,共20页王瑷玲 
本文以清代中叶重要戏曲家与小说家沈起凤为对象,企图揭示同?期戏曲风教观之"事理化"与"世情化"氛围中,作者在面对关乎"意旨"的意义选择与关乎"表现"的艺术技艺之双重关注时,其所作的策略运用,与经历实践后的自我成长与反思。故剧中有...
关键词:明清 传奇 沈起凤 主体 社会 风教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