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婵

作品数:5被引量:5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信息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近红外中药粉末混合均匀度中药配方颗粒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药物分析杂志》《中国中药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中药混合过程终点在线判定方法研究被引量:6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6期1089-1094,共6页林兆洲 杨婵 徐冰 史新元 张志强 付静 乔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603396);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Z151100001615065)
混合过程是制剂生产过程的关键环节,它直接影响固体制剂质量的均一性和稳定性。随着《工业过程分析技术指南》的发布,在线分析技术在混合过程应用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但对混合终点在线判断算法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该研究以移动块标...
关键词:混合过程 终点判断 递增窗口 移动块标准偏差 在线学习 
质量源于设计在银杏叶片制粒工艺中的应用(Ⅱ):颗粒关键质量属性辨识被引量:16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6期1043-1047,共5页徐冰 崔向龙 杨婵 王馨 史新元 乔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31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4217);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Z151100001615065);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016-JYB-XS051)
质量源于设计(QbD)强调"以终为始",即首先对目标产品质量进行透彻理解,进而指导药品工艺开发和生产质量控制的全过程。该文以银杏叶片颗粒中间体为对象,以片剂抗张强度要求为目标,建立了颗粒物理关键质量属性(CQAs)辨识及其限度范围制...
关键词:关键质量属性 设计空间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 变量投影重要性 中药湿法制粒 
中药陈皮提取物粉末中糊精含量近红外分析方法的验证和不确定度评估被引量:12
《药物分析杂志》2017年第2期339-344,共6页王馨 徐冰 薛忠 杨婵 张志强 史新元 乔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31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4217);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项目(Z151100001615065)
目的:建立陈皮提取物粉末中辅料糊精含量近红外定量的方法验证和不确定度计算的全局评价策略。方法:通过采集已知不同含量糊精和陈皮混合样品的近红外光谱信息,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PLS),基于β-容度容忍区间(β-CTI)建立准确度曲线对近...
关键词:近红外 方法验证 准确度曲线 不确定度 β-容度容忍区间 陈皮 
基于移动窗F检验法的中药配方颗粒混合均匀度近红外分析研究被引量:23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19期3557-3562,共6页杨婵 徐冰 张志强 王馨 史新元 付静 乔延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403112);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4217);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Z151100001615065);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选题项目(2016-JYB-XS110)
混合均匀度是保证中药配方颗粒产品批内质量一致性的关键。该文以乌梅配方颗粒中乌梅提取物粉末-糊精体系(糊精比例10%)为研究对象,在其混合过程中设计多个取样位点,将采集的粉末样品进行近红外(near infrared,NIR)漫反射光谱分析,...
关键词:中药配方颗粒 混合均匀度 近红外 移动窗F检验法 过程分析技术 
基于SIC算法的丹参醇提过程近红外定量模型更新研究被引量:8
《中国中药杂志》2016年第5期823-829,共7页贾帅芸 徐冰 杨婵 崔向龙 史新元 乔延江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4217);中药生产过程控制与质量评价北京市重点实验室2015年度科技创新基地培育与发展专项(Z151100001615065);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课题(2015-JYB-XS063)
以丹参醇提过程为研究载体,采用离线方式采集过程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以HPLC测定值为参考值,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丹参酮ⅡA的定量校正模型,对丹参提取过程进行监测。由于原药材批次间的质量差异性,会危及原有模型稳健性,基于此,该文首...
关键词:丹参醇提过程 近红外 模型更新 SIC算法 偏最小二乘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