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作品数:3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三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模因论模因网络流行语语言模因《听听那冷雨》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齐鲁师范学院学报》《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文化学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苏轼海南诗文中的生活元素被引量:2
《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年第2期121-127,共7页李浩 
苏轼于北宋绍圣四年(1097年)被贬海南,元符三年(1100年)六月遇赦北归,共居琼三年,期间创作大量诗文,取材于日常生活,内容遍及饮食、酿酒、烹茶、出游、起居等诸多方面,这些作品细致入微地展现出苏轼独特的生活体验和人生感悟。本文旨在...
关键词:苏轼 海南诗文 生活 
模因论视角下的“又双叒叕”体被引量:1
《文化学刊》2017年第11期171-174,共4页李浩 
近来,"又双叒叕"体流行于网络媒体,从模因论视角分析其传播的条件和内在动因得到,言语形式结构简单、特点鲜明;表情达意形象生动;借助网络迅速传播等要素促成了"又双叒叕"体的流行。本文主要从模因论视角来分析"又双叒叕"体流行的理据。
关键词:模因 语言模因 网络流行语 又双叒叕 
以诗解“诗”——《听听那冷雨》教学浅谈
《现代语文(中旬.教学研究)》2016年第6期77-78,共2页李浩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以"雨"为意象,营造了富有诗意的雨境,传达出一个漂泊游子的浓重孤独感和思乡之情。只有以古典诗歌为钥匙,以诗解"诗"进行教学,才能引导学生体验这篇诗文的魅力。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是一...
关键词:听听那冷雨 思乡之情 中国古典诗歌 余光中先生 听雨 盛唐气象 一把伞 桃叶渡 赵师秀 堤上行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