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薇

作品数:14被引量:27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抗战时期民俗怒族西南联大民俗文化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普洱学院学报》《攀枝花学院学报》《文山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学术救亡与民族意识建构——论闻一多的神话观
《文山学院学报》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刘薇 
云南省哲社规划项目“抗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Y2019048)。
闻一多用扎实的国学功底,前沿的文化视角,追根溯源到上古神话,从“龙”的考证中建构中华民族同源崇拜,从“图腾”中探寻中华民族共同体象征。不仅以古典文献重构神话体系,而且还通过神话追塑中华民族文化的本源,探索历史教育的根源和不...
关键词:神话研究 闻一多 学术救国 民族主义 
社会性别视阈下怒族女性的身份建构被引量:1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21年第5期133-140,156,共9页刘薇 唐瑛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怒江地区怒族口头传统的保护与传承”(2019J0105);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妇女成人职业教育问题研究”(17XMZ061)。
从社会结构和日常生活实践出发考察地方传统文化对怒族社会性别的建构,发现怒族女性在父系制度压制下没有保持沉默,而是在传统社会文化制度中避开各种禁锢,寻求社会许可的范围发挥女性主观能动性来凸显女性的社会性别。通过探寻怒族女...
关键词:怒族女性 社会性别 社会实践 身份建构 
“么些先生”的文化实践——李霖灿的纳西族民俗研究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3期108-114,共7页刘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俗学学科建设与理论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6ZDA16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李霖灿于1939-1943年间,在中国丽江、中甸、永宁、木里等纳西族聚居地从事长达4年之久的民俗文化调查,调查内容涉及纳西族语言、文字、口头传统、民间信仰等领域。他以扎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整体把握民俗与各社会文化体系之间的关联性,...
关键词:李霖灿 纳西族民俗 互渗互证研究 文化认同 
中国民俗研究史中的西南边疆调查(1937-1945)被引量:1
《攀枝花学院学报》2021年第3期113-118,共6页刘薇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Y2019048)。
抗战时期随着中国西南边疆危机的日益深重,为了救亡图存来到西南边疆的专家学者和有识之士,纷纷加入调查研究当地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行列,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运用西方理论与少数民族调查相结合的大规模民族民俗文化调查热潮,这一时...
关键词:抗战时期 西南地区 民族调查 多民族共同体 民俗文化 
抗战时期国内学者对云南少数民族的研究被引量:1
《普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31-33,共3页刘薇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Y2019048)。
抗战时期是云南少数民族研究的一次高潮,其成果涉及云南少数民族的历史、地理、民俗文化、语言文字等领域,这些著述及考察报告,至今仍具有暮鼓晨钟之效。对这些成果进行梳理和研究,对于存史兴文、赓续学术意义重大。
关键词:抗战时期 云南少数民族 调查研究 
西南联大刊物《边疆人文》中的民俗文化研究被引量:2
《文山学院学报》2021年第1期40-44,共5页刘薇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Y2019048)
创办于20世纪40年代的《边疆人文》,是抗战时期西南联大"边疆人文研究室"孕育下的时代产物,其所刊载的文章内容紧贴云南民众的生活情况,汇集了大量民俗、语言、社会、文化等内容。在民俗研究方面涉猎领域广泛,富有鲜明的时代感和地域特...
关键词:《边疆人文》 抗战时期 民俗文化 田野调查 
怒族民间口头传统的保护与传承研究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86-91,共6页刘薇 乔雯 
2019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云南怒江地区怒族口头传统的保护与传承”(项目编号2019J0105);2019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抗战时期云南少数民族调查的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Y2019048)。
怒族是一个人口较少且长期经历“无字”历史的民族,口头传统犹如一块民族的“活化石”,使民族的历史、民俗、文化和价值观得以传承,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史料价值。加强怒族口头传统的保护,有利于我国文化多样性的发展,同时激发怒族民...
关键词:怒族 口头传统 社会文化功能 保护传承 
怒族神歌中的历史记忆与文化传承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年第4期106-111,共6页刘薇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云南直过民族地区妇女成人职业教育问题研究"(项目编号:17XMZ061)
通过分析怒族神歌中所蕴含的历史记忆现象,试图说明怒族神歌不仅表现出与怒族族源的历史记忆关系,更为重要的是,神歌中的叙述内容与怒族人民的现实生活关系密切,构成了生活常态的一部分。可以认为怒族神歌把不同时期和不同文化领域的历...
关键词:怒族神歌 民族迁徙 文化积淀 历史记忆 
都市民俗学视野下对个体的关注——基于传承人ZHYX剪纸文化特色调查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96-100,共5页刘薇 
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的生活及作品的描述和分析,提供都市民俗学研究对生活在都市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体的关注和讨论的实例。希望通过对个体的关注,把握都市中非物质文化传承的一些共性。
关键词:个人生活史 都市剪纸传承人 文化特色 
抗战前期国内学者对云南民俗的调查研究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136-140,共5页刘薇 
云南地区的民俗研究始于20世纪初期,国内一批著名学者深入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对少数民族民俗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抗战时期,以杨成志、陶云逵、江应樑、方国瑜为代表的国内学者致力于云南民俗的研究,探讨在社会学、人类...
关键词:抗战前期 国内学者 云南少数民族 民俗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