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敏

作品数:8被引量:2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更多>>
发文主题: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毛竹林不同森林类型酸雨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科技成果》《安徽农业科学》《浙江林业科技》《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旅游景区智慧型服务的整合研究与应用被引量:1
《中国科技成果》2014年第11期45-48,共4页詹敏 陆均良 王祖良 李红星 毕娟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资助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2012C23117/13BJY148).
“智慧景区”是“数字地球”向“智慧地球”转型时期应运而生的一种景区管理模式,是景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本文设计并构建了基于信息技术的旅游景区智慧型服务整合系统,从而实现景区全方位的对客信息服务。作者通过定位...
关键词:智慧景区 整合 咨询服务 位置服务 商务服务 
天目村“农家乐”游客的旅游偏好研究
《安徽农业科学》2013年第28期11444-11448,共5页詹敏 李武 李健 王祖良 
对天目村"农家乐"旅客进行问卷调查,研究游客特征、旅游动机及对当地的认知度、对目的地环境的评价。总结"农家乐"的发展阶段、类型、存在的问题和新农村建设的现有模式、存在的问题,结合心理学、管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科学理论,力求在...
关键词:旅游管理 旅游偏好 “农家乐” 天目村 
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旗唇兰的分布和生境群落学初步研究被引量:4
《浙江林业科技》2011年第1期73-75,共3页詹敏 张水利 熊耀康 杨淑贞 赵明水 
对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实地考察时发现,在原有文字记载的半月池生长有旗唇兰外,又发现了2处旗唇兰分布点,并对其所处群落,提出必须采取一定的的保护措施,并开展引种、繁殖试验,以确保资源不被灭绝。
关键词:旗唇兰 分布 群落结构 天目山自然保护区 
《本草拾遗》土芋的本草考证被引量:5
《中国中药杂志》2010年第9期1204-1208,共5页袁鑫 张水利 詹敏 
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项目(2008CB001)
确定《本草拾遗》中土芋的基原。通过对古今文献考证和利用植物学方法,并结合实地调查和亲身实践进行分析。确定了土芋的原植物。《本草拾遗》中所记载的土芋为今豆科植物土圞儿Apios fortunei Maxim.,并建议将土圞儿物种的始载年代上...
关键词:本草 土芋 考证 
大荆山银花和山东金银花的含量比较被引量:1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768-769,共2页泮玉华 詹敏 
[目的]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荆山银花和山东金银花绿原酸和木樨草苷的含量情况,进行药用价值的比较。[方法]绿原酸通过岛津液相色谱仪(SPD-10AVP)用2005年药典规定方法对大荆产山银花及山东金银花进行含量测定;木樨草苷通过。Agile...
关键词:银花 绿原酸 木樨草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天目山不同森林类型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被引量:8
《浙江林业科技》2010年第2期26-30,共5页詹敏 窦云鹏 郭培培 姚兆斌 曹全 姜小丽 王祖良 俞遴 余树全 江洪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2005CB422207和2005CB422208);"我国东部沿海城市带的气候效应及对策研究"(2010CB428503);科技部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利用加拿大FORECAST生态模型优化管理和提高中国亚热带主要类型森林的生产力;碳储量和生物多样性"(200073819)
通过在浙江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森林类型中采集酸雨,比较空旷地和6种森林林冠下酸雨的pH值动态变化,研究森林林冠对酸雨的缓冲作用。结果发现,天目山主要森林林冠对酸雨有缓冲作用,受到酸性降水的淋溶后,除了毛竹林,大部分森林...
关键词:天目山 酸雨 森林 林冠缓冲作用 
破除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方法的研究被引量:5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732-733,737,共3页熊耀康 谢志慧 张春椿 李效贤 杜玲玲 詹敏 
浙江省科技厅项目(No:2008C32020);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No:2007ZA002)~~
[目的]研究南方红豆杉种子休眠机理,探究其最佳破除休眠方法。[方法]采用流水法、激素法、变温层积法、激素加变温层积法等对南方红豆杉种子进行破除休眠,通过比较处理后种子水提液对油菜种子发芽率抑制情况,来确定最佳破除休眠方法。[...
关键词:南方红豆杉 种子 休眠 层积 
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的资产化管理和可持续利用
《林业资源管理》2007年第6期42-45,50,共5页王祖良 沈月琴 刘菊莲 詹敏 
浙江省林业科技资助项目(06A15);临安市科技资助项目(N2006006)
引入无形资源概念,将自然保护区的无形资源分为人文型、观赏型和开发型等三类,并对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实施资产化管理的建议,试图通过无形资源的市场化经营,实现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 无形资源 资产化管理 可持续利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