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影舒

作品数:7被引量:5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陕西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天主教地方社会抗战时期天主教会天主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发文期刊:《基督宗教研究》《中国天主教》《宗教学研究》《中国宗教》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民国时期社会调查中的宗教问题——兼论“宗教”概念在近代社会研究中的生成被引量:1
《世界宗教文化》2023年第1期16-22,共7页张影舒 
2022年度陕西省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编号:2022C006)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民国时期社会调查活动的梳理,分析总结当时的知识精英阶层探讨宗教问题的理论背景、实践出发点、关注角度以及相关特征等,从而以知识考古学的角度把握“宗教”这一概念在19世纪末进入汉语学术界之后的知识生产与解释实践。并从社...
关键词:社会调查 “宗教”概念 知识生产 
近代陕西天主教修女群体侧面观
《中国天主教》2020年第1期54-57,共4页张影舒 
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15CZJ013)阶段性成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9年青年课题(19QN05)成果。
本文试图通过对《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1906-1908)为中心的考察,分析探讨近代陕西天主教修女群体的服务工作与生活状态,及其与地方社会互动中所扮演的角色。从马达汉相关的叙述中,提出此类文献的书写有别于以往教会传教历史、地方史志...
关键词:天主教修女群体 近代陕西 地方社会 马达汉 
抗战时期天主教会与陕西地方社会——以国立西北工学院在古路坝天主堂为例(1938-1946)被引量:2
《基督宗教研究》2018年第2期160-172,共13页张影舒 
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青年项目“来华传教士与陕西近代社会(1840-1949)”(项目号15CZJ0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陕西省社科院2018年青年项目“抗战时期天主教会与陕西地方社会互动研究”(项目号18QN05)的研究成果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陕西并未受到日军的大规模进犯,也正是由于有别于正面战场,局势相对安定,交通又因陇海铁路而较为便利,陕西作为抗战大后方之一,成为华北、华中沦陷区不少学校的迁移地。对抗战时期陕西地方历史的既有研究,大多从优...
关键词:天主教会 天主堂 西北工学院 抗战时期 
物象认知与天学弘义——百鸟堂考被引量:1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第1期112-120,共9页张影舒 
国家社科基金2015年青年项目(15CZJ013)阶段性成果;陕西省社会科学院2016年青年项目(16QN012)成果
博物馆是进行文化展示、教化、交流、沟通的空间。"博物馆"的概念和博物馆的实体在中国出现,始自近代以来中西交通之经历。明末清初以降,西方传教士与外交通商人士在其中多有作为,而博物馆的实体源自清末"百鸟堂"。虽然法国天主教传教...
关键词:百鸟堂 谭微道 天主教北堂 
碑刻中的传教士——天主教地方史研究的新资料被引量:1
《宗教学研究》2017年第4期202-208,共7页丁锐中 张影舒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来华传教士与近代陕西社会(1840-1949)"(15CZJ013)之阶段性成果
陕西关中地区天主教历史有近四百年,其在中国基督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关中天主教所形成的地方特色更为中外显著。文章介绍了笔者在田野调查中所收集到的九通碑刻。这些碑刻不仅是研究关中乃至西北地区天主教史的...
关键词:传教士 碑文 关中地区 天主教 
堂里堂外——北京天主教南堂的历史人类学考察
《北京民俗论丛》2014年第1期140-150,共11页张影舒 
天主教堂是天主教举行宗教仪式、开展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天主教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物象表征,也是教徒聚会的文化空间,展现着区域性天主教信仰的状况。北京宣武门天主教堂,俗称'南堂',始建于1605年,迄今已有400余年的历史,是北京教区的...
关键词:教堂 历史 天主教堂 空间 北京 神父 南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