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涵

作品数:20被引量:4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稀土红外光谱晶体结构出口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化学工程冶金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稀土》《稀有金属》《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分析化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某些铅(Ⅱ)、镉(Ⅱ)的三元配合物中的直线自由能关系被引量:2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第3期1-5,共5页刘祁涛 高恩君 李涵 
本文报导在铅(Ⅱ)和镉(Ⅱ)的三元配合物MLA(其中L为2,2′—联吡啶(bipy)或邻菲咯啉(phen),A为丁二酸根(suc^(2-))、邻苯二甲酸根(pht^(2-))和4—硝基邻苯二甲酸根(npht^(2-)))中,三元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配体A的碱性之间的直线自由能关系,...
关键词:  三元配合物 直线自由能 
双-(磷酸二甲酯)合铜的红外光谱与晶体结构
《物理化学学报》1992年第6期778-782,共5页曾广赋 郭鑫 王翠英 林永华 李涵 
合成了单元化学式为-Cu[(CH_3O)_2PO_2]_2-的铜(Ⅱ)与磷酸二甲酯的配位聚合物。测定了4000—100cm^(-1)谱区内的红外光谱,讨论了某些谱带的归属,解释了配位化合物形成后的光谱变化。由单晶X-射线衍射法确定此配合物的晶体属单斜晶系,空...
关键词:红外光谱 晶体结构 铜络合物 
双-(磷酸二甲酯)合锌的结构与光谱
《应用化学》1992年第5期39-43,共5页曾广赋 郭鑫 王翠英 林永华 李涵 
由四圆衍射仪收集标题化合物Zn(DMP)_2的衍射数据。用直接法解出其单晶结构为:空间群Pc,a=0.9361(2),b=1.0519(3).c=1.2028(2)nm. β=91.01(2)°,Z=4.锌原子与4个配体的非酯氧原子形成ZnO_4四面体。具有近似的T_d对称性。相邻锌原子由“...
关键词:晶体结构 红外光谱 锌络合物 
溶液中铅(Ⅱ)的某些氮杂芳香碱配合物形成的热力学研究被引量:1
《沈阳化工学院学报》1991年第4期239-244,共6页高恩君 刘祁涛 李涵 
本文用 pH-电位滴定法在以 KNO_3为支持电解质、离子强度为0.1 mol/dm^3,温度为15,25,35和45℃条件下,测定了Pb(Ⅱ)的α,α′-联吡啶(bipy)和邻二氮菲(phen)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应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了各配合物形成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变化.着...
关键词:络合物化学 稳定性 热力学 溶液 
磷酸二丁酯稀土络合物的合成与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5
《分析化学》1991年第9期987-992,共6页李来明 马爱增 曾广赋 刘向越 李涵 
本文用稀土氯化物与磷酸三丁酯反应制备了标题络合物Ln(DBP)3(Ln=La,Eu,Yb),研究了络合物的热分解机理。由残渣的红外光谱确认其热分解最终产物为稀土偏磷酸盐。测定了络合物的红外光谱,对其1300cm^(-1)以下的主要吸收谱带进行了归属。...
关键词:磷酸二丁酯 稀土 络合物 红外光谱 
响应曲面法应用于RECl_3-HCl-P507-煤油体系的研究
《中国稀土学报》1991年第2期110-113,共4页王化云 许禄 李涵 苏锵 
应用响应曲面法研究盐酸体系中P507萃取稀土元素的分配比与初始酸度、稀土初始浓度的关系及在盐酸、硝酸体系中P507对Dy^(3+)的萃取情况。结果表明,在盐酸介质中,体系中Dy^(3+)的初始浓度和初始酸度均较低时,有利于P507对Dy^(3+)的萃取...
关键词:稀土元素 萃取数学模型 
离子选择电极在复杂体系中响应特性的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1年第2期91-95,共5页程毓渡 李涵 
借助计算机对稀土离子选择电极在待测离子浓度较高、酸度改变以及共存组分干扰明显的复杂体系中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四种数学模型和确定模型参数的计算机程序。模拟结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复杂体系 ISES 响应特性 计算机 
以氮、氧为配位原子的某些铅(Ⅱ)混合配体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Ⅲ)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第1期32-35,共4页高恩君 刘祁涛 李涵 
用pH-电位滴定法测定了铅(Ⅱ)的以2,2′-联吡啶(bipy)或1,10-邻二氮菲(phen)为第一配体,以邻苯二甲酸根(pht^(2-))为第二配体的混合配体化合物在15°、25°、35°和45℃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性。应用温度系数法求出了混合配合物形成反应...
关键词: 混合 络合物 稳定性   
金属溶剂萃取三出口工艺的数学模拟研究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1年第1期21-26,共6页傅有君 李涵 
本文对于总分配比恒定的串级萃取三出口工艺数学模拟,提出了一种较为简单实用的方法,对皂化 P507—煤油体系分离 Cu、Co、Ni 三种元素的三出口工艺用矩阵法进行了串级模拟计算,与实验对比较好地反映了串级分离过程中各元素的分布规律。
关键词:金属 溶剂 萃取 三出口工艺 CU CO 
镨与磷酸二甲酯配合物的合成与结构研究被引量:2
《中国稀土学报》1990年第3期201-204,共4页马爱增 李来明 林永华 曾广赋 李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合成了镨与磷酸二甲酯的配合物,元素分析表明配合物分子式为Pr[(CH_3O)_2PO_2]_3。测量了它的红外和拉曼光谱。用X射线单晶衍射法测定配合物空间群为这P,a=1.8747 (3),b=1.1050 (2),c=1.8010 (3) nm;α=105.42 (1)°,β=98.80 (1)°,γ=...
关键词: 磷酸二甲酯 配合物 稀土元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