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崇刚

作品数:9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循环经济模式土地利用乡村环境效应可持续发展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安徽农业科学》《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自然资源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测度——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9
《自然资源学报》2020年第5期1098-1108,共11页刘崇刚 孙伟 曹玉红 陈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9);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项目(XDA230201)。
乡村在社会发展中有重要的腹地价值,乡村地域空间结构的演化对生态服务功能有重要的影响。以南京市为例,在乡村实体地域范围基础上进行乡村地域生态服务功能演化测度研究,利用遥感定量测量和CASA模型测算分析南京市1985-2016年乡村地域...
关键词:乡村实体地域 生态服务功能 CASA模型 南京市 
生态文明建设中沈巷镇土地利用变化分析被引量:1
《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24期69-72,148,共5页陈晨 曹玉红 刘崇刚 刘美云 董舜舜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41571124)
将沈巷镇1995、2000、2005、2010和2015年TM影像图进行解译,结合ArcGIS软件平台的空间分析能力,并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对这5个时期的土地利用空间、数量变化进行研究,并分析沈巷镇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素。结果表明:1995—2015年,...
关键词:生态文明 土地利用 沈巷镇 
太湖流域水敏性与建设用地扩张的关联评价被引量:2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9年第7期1575-1582,共8页孙伟 陈雯 刘崇刚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1119);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专项(XDA23020102)
水是流域空间管理最重要也是最敏感的要素,流域不同区段的水敏性差异会对建设用地扩张形成不同的限制性影响。从流域空间综合管理的视角出发,尝试从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4个方面构建流域水敏性分区评价指标及方法,以太湖流域...
关键词:水敏性 空间分区 扩张强度 关联评价 太湖流域 
乡村精明增长——起源与实践被引量:7
《地理科学进展》2019年第3期320-331,共12页孙伟 刘崇刚 闫东升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重点培育方向自主部署项目(NIGLAS2017GH06;NIGLAS2017GH07)~~
精明增长提倡在生态优先基础上,依据实际条件合理规划和调整经济发展的结构和规模,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环境综合效益最大化。当前,精明增长主要应用于城市发展实践中,伴随着乡村发展问题凸显和乡村重要性重新被发现,许多地区也开始尝试将...
关键词:精明增长 乡村重构 乡村转型 起源与实践 
大都市区城乡空间边界演化识别方法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被引量:11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刘崇刚 孙伟 曹玉红 李露露 陈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01193)
城乡空间边界识别是区分城乡地域、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科学基础,城乡边界动态演化方法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以南京市1985~2016年土地利用、二三产业增加值和人口密度数据为基础,选取景观紊乱度和建设用地占比为形态指标,...
关键词:城乡空间边界 断裂点 空间边界识别 南京市 
基于GIS的合肥市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
《上海环境科学》2018年第5期208-213,共6页刘崇刚 曹玉红 李露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编号:41201186)资助
参照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价值,利用ArcGis软件,探讨了合肥市2000—2015年土地利用类型及生态资产的变化,结果表明:(1)2000-2015年,耕地面积减少了61228.7hm2,变化率7.5%,土地利用动态度-0.5%;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49...
关键词: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 驱动与反馈 嵌入式地理信息系统 合肥市 
基于MCR模型的皖江城市带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被引量:8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年第3期280-286,共7页李露露 曹玉红 刘崇刚 陈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201186)
以皖江城市带作为研究区域,选取面积大于100 000m^2的城市建设用地斑块作为研究扩展的源地,将评价指标具体到斑块这一微观尺度,探索不同因素对城市扩展的作用,并确定建设用地的扩展方向。研究利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选取地形、生态...
关键词:MCR模型 建设用地 适宜性评价 生态敏感性 皖江城市带 
Impacts of Different Land Reclamation Methods on Organic Carbon and Black Carbon in Soil in a Mine Subsided Area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2017年第2期191-195,共5页曹玉红 李露露 刘崇刚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41201186)
In this paper, changes in the amounts of organic carbon and black carbon in reclaimed soil were studied. The subsidence area was in a Xuzhou coal mining area that is part of a national land reclamation demonstration a...
关键词:land reclamation methods mine subsided area organic carbon black carbon SOIL 
淮南煤炭城市的循环经济模式及环境效应研究被引量:1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6年第7期13-16,共4页刘崇刚 曹玉红 李露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极化区生态安全格局演化过程;测度与机制研究--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例;编号:41201186)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倡导生产过程中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是我国'十三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项目之一。通过分析国内外对循环经济理论的研究现状,并结合淮南市的具体情况,构建出...
关键词:循环经济模式 地面塌陷 企业 煤炭资源 企业管理 淮南市 煤炭城市 产业链条 粘土砖 煤矸石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