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凯

作品数:6被引量:3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扬州大学农学院江苏省作物遗传生理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基因定位三系杂交粳稻水稻间杂种恢复基因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麦类作物学报》《作物学报》《中国水稻科学》《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原子能机构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豫粳6号保持系与恢复系TR2604间杂种花粉不育基因的定位
《作物学报》2014年第8期1380-1385,共6页张宏根 孙一标 封智蔷 钱凯 裴艳 李闯 汤述翥 梁国华 顾铭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1384;31000533);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资助
阐明BT型杂交粳稻组合间育性差异的遗传基础有助于三系法杂交粳稻组合的选育。根据TR2604与豫粳6号A(B)、9201A(B)后代的花粉育性及小穗育性,明确了豫粳6号A(B)/TR2604 F1不育由双亲间特异性不亲和造成。遗传分析表明豫粳6号A(B)与TR260...
关键词:三系杂交粳稻 杂种花粉不育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BT型三系杂交粳稻不同组合间育性差异原因初探
《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第4期377-383,共7页张宏根 钱凯 孙一标 裴艳 封智蔷 刘晓宇 汤述翥 梁国华 顾铭洪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1071384);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13KJ13210008);江苏省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为了阐明不同BT型杂交粳稻组合间育性差异的原因,利用豫粳6号A、9201A及其相应保持系与恢复系TR2604、闵120来配制遗传组合就BT型不育细胞质育性恢复遗传进行研究。根据9201A//9201B/闵120、9201A//9201B/TR2604及豫粳6号A//豫粳6号B/闵...
关键词:三系杂交水稻 育性差异 恢复基因 基因定位 
近30年江苏省迟熟中粳品种产量与品质分析被引量:19
《中国水稻科学》2014年第3期327-334,共8页张宏根 朱国永 封智蔷 许明 吉健安 裴艳 钱凯 汤述翥 顾铭洪 
国家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100101);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
通过对近30年来江苏省育成的45个迟熟中粳品种的区域试验资料分析和种植鉴定,了解江苏迟熟中粳品种的育种状况,为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区试资料分析表明,江苏近30年来迟熟中粳品种产量连上3个台阶,代表品种为1983年审定的盐粳2号,产...
关键词:水稻 迟熟中粳 产量 品质 
东乡野生稻重复序列的克隆分析及染色体定位被引量:3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年第3期56-61,共6页洪义欢 钱凯 秦秋琳 陈建民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项目(12228/R0)
从东乡野生稻(O ry za ruf ipogon G riff)中克隆到7个重复序列,序列分析表明:这些序列是与转座因子有关的序列。以序列H 2为探针,对不同基因组水稻进行Southern杂交,表明该序列为稻属内AA基因组特异的重复序列。其分布在水稻的多条染...
关键词:东乡野生稻 重复序列 Southern分析 荧光原位杂交 
酵母双杂交系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第2期59-63,共5页吴娟 钱凯 杨泽峰 
酵母双杂交系统自创建以来,已成为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揭示了大量未知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随着该系统的广泛应用,近年来又发展了三杂交系统、单杂交系统、逆向双杂交系统、SOS富集系统等。酵母双杂交及其衍生系统已经成功...
关键词:酵母双杂交系统 蛋白质间相互作用 三杂交系统、AD DNA—BD 
大麦耐湿性的SSR标记与初步定位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2005年第4期6-9,共4页钱凯 洪义欢 顾世梁 陈建民 
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J0109224);扬州大学生命科学群项目。
湿害是严重影响大麦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关于湿害基因的分子标记研究还较少。以耐湿大麦品种Stiring和不耐湿的大麦品种京裸11为亲本构建F2群体,对亲本及F2单株进行耐湿性鉴定,结果表明,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可作为耐湿性的鉴定指标...
关键词:大麦 耐湿性 标记 基因定位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