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亚红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电磁扰动地电场场向电流VR地磁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地球物理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监测、预测、科研三结合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智利地震前DEMETER卫星对空间高能粒子的观测被引量:6
《地球物理学报》2012年第5期1581-1590,共10页张振霞 李新乔 吴书贵 马宇蒨 申旭辉 陈化然 王平 游新兆 袁亚红 
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项目(XH12066);中国科学院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1,2008BAC35B05)资助
在地震的孕育或发生期间,地球内部岩石圈的活动可能会发出电磁辐射,引起空间电磁扰动,并通过波粒相互作用引起高能电子的投掷角散射,导致高能电子的沉降.本文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的观测数据,研究了智利周围区域在智利地震期间空间高能...
关键词:DEMETER卫星 高能带电粒子暴 VLF电场扰动 智利地震 波粒回旋共振耦合 
玉树Ms7.1地震前地电场异常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10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11年第B06期38-42,共5页张小涛 陈化然 马新欣 刘晓灿 姚丽 袁亚红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华北地区电磁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
对玉树地震周围台站电场资料,在消除来自空间的各种辐射和各种高频突变干扰后,利用电场矢量方位角和振幅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动态演化特征,讨论了玉树地震前电场异常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玉树地震前4~35天成都、天水、拉萨、汉王、都兰...
关键词:地电场 玉树7.1级地震 断裂带 动态演化 机理 
地电场方法在川滇地区地震观测中的应用被引量:3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年第6期93-98,共6页张小涛 马新欣 刘晓灿 姚丽 袁亚红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华北地区电磁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项目资助
利用云南省(5个)和四川省(4个)"十五"期间布设的地电场观测数据,利用大地电场观测系统中,同一测向长短极距测值的比值方法进行分析,发现能够较好地排除来自大地电场及自然电场远场的变化信息,突出可识别的地震前兆异常信息。研究结果表...
关键词:地电场 长短极距比值 异常提取 川滇地区 
不同型号电磁波仪观测数据对比分析被引量:3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年第6期99-103,共5页张建国 刘晓灿 马新欣 袁亚红 杨选辉 尹小兵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华北地区电磁场动态演化特征研究"(059217);北京市自然基金"首都圈地区地震电磁短临预测新方法研究"(8093038)资助
基于电磁辐射理论基础,对昌平地震台(3套)、十三陵地震台(1套)不同生产厂家和型号的4套电磁波仪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研究表明,各种仪器观测数据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显示出较好的一致性,但数据产品的产出格式需加强规范,以便应用与共享。
关键词:昌平地震台 电磁扰动 对比研究 
电磁扰动数据分析及在震情跟踪中的应用被引量:7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年第2期63-67,共5页袁宝珠 刘晓灿 马新欣 袁亚红 丁跃军 章南英 
华北震情强化跟踪专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C35B01)的部分研究成果;空间天气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北京市自然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等
电磁扰动是近年来日益被关注的地震监测手段。分析了郑州晶微公司的电磁扰动监测仪在安徽、河南、山东和四川的9个电磁波台站的数据,结果表明,地震前确实存在各种形式、不同频段的电磁波辐射,其异常信息的研究对地震预测,特别是短临预...
关键词:电磁扰动 数据分析 震情跟踪 
地磁内、外源场分离及其强震前内、外源电流体系的演化特征被引量:4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9年第5期47-50,共4页张建国 刘晓灿 唐庭梅 马新欣 袁亚红 
国家科技支撑课题(2008BAC35B01);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058904)
利用地磁内外源场分离方法,反演1997年11月8日玛尼地震前地下和空间等效电流体系的演化图像,分析了地磁低点位移出现前后等效电流体系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内、外场等效电流体系的变化与地震"低点位移"异常现象有着内在的联系,等效电流...
关键词:地磁内外源场分离 地磁低点位移 Sq等效电流体系 演化图像 地震预测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