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容

作品数:4被引量:8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溶解性有机物造粒流化床流化床颗粒污泥吸附等温线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给水排水》《环保科技》《环境工程学报》《环境污染与防治》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造粒流化床颗粒污泥对溶解性有机物的吸附机理研究被引量:5
《环境工程学报》2009年第11期2067-2071,共5页李侃 王晓昌 王振 李金容 李佳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148)
造粒流化床对污染物的去除是由混凝沉淀和物理吸附协同作用完成的,然而对于溶解性污染物,混凝沉淀的效果不明显,根据作者的实验分析,物理吸附在溶解性污染的去除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者利用静态实验的方法对流化床颗粒对葡萄糖的吸附...
关键词:烧杯实验 解吸附 吸附等温线 Weber-Morris模型 
不同形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年第7期10-12,16,共4页李金容 李志华 王晓昌 王振 李佳育 李侃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778148、No.50708089);国家“863计划”项目(No.2006AA06Z328)
研究了溶解态、胶体态及颗粒态有机物对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有机物的形态对颗粒粒径和有效密度有较大影响,即溶解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小,胶体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次之,颗粒态有机物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大;...
关键词:造粒 流化床 粒径 有效密度 
造粒流化床对不同形态污染物的强化去除被引量:2
《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第5期29-31,36,共4页李志华 王振 王晓昌 李侃 李金容 李佳育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778148;50708089);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项目(2006AA06Z328)
分别采用溶解性葡萄糖和颗粒性淀粉作为配水中的有机物,考察了混凝(烧杯试验)及造粒流化床对有机物的去除特性。研究表明,对于溶解性有机物(COD)而言,混凝对其去除效果非常有限,去除率仅为13.3%,而大部分的颗粒性有机物可通过混凝作用去...
关键词:造粒流化床 溶解性有机物 ·颗粒性有机物 混凝 
自我造粒流化床中颗粒对不同吸附质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1
《环保科技》2009年第1期44-45,48,共3页李佳育 李金容 王振 
采用取自自我造粒流化床中的成熟颗粒做吸附剂,在不同浓度的三种吸附质条件下,对吸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我造粒流化床中,相同吸附质浓度越大,颗粒对吸附质的吸附量越大,但吸附效率却恰恰相反,呈逐渐降低趋势;不同吸附质在相...
关键词:流化床 颗粒 吸附 吸附剂 吸附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