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文

作品数:4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悬铃木穿孔板扁茎大豆二球悬铃木抗寒性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通化师范学院学报》《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林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悬铃木幼苗的初生维管系统演化结构研究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1期110-115,共6页王桂文 高伟 张立秋 王世东 李岩 由继红 刘丹丹 朱军 陆静梅 
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803803);公安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6FMKFKT02);长春市“双十”科技攻关项目(17SS026).
利用石蜡连续切片方法对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 Willd.)幼苗初生维管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二球悬铃木具有较长的子叶节区,几乎占幼苗下胚轴的全部;根端为外始式二原型(或真二原假四原)辐射中柱;子叶节区下部的结构较原始,具有...
关键词:悬铃木 幼苗 子叶节区 系统结构演化 
扁茎大豆与栽培大豆营养器官解剖结构比较被引量:1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年第3期116-121,共6页张伟龙 李岩 吴东梅 李春姣 张睿 王桂文 高伟 陆静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1231);吉林省科技厅专利推进项目(20150312003ZG);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3-2015)
利用光学显微摄影技术,比较了两个大豆属植物根、茎、叶和叶柄的解剖结构特征.结果表明:扁茎大豆根内皮层维管形成层带明显,次生木质部导管发达、口径大,且皮层内有菌窝出现;茎的横切面表面积较大,茎中维管束的管孔链数和维管束数目较多...
关键词:扁茎大豆 营养器官 解剖结构 
悬铃木实生苗茎结构研究被引量:1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44-46,共3页朱俊义 陆静梅 王桂文 
吉林省科技厅项目(20030217-4)
研究悬铃木实生苗茎结构,实生苗茎髓部具薄壁组织,实生苗茎下端薄壁组织较少,次生木质部发达,而上端次生生长弱,薄壁组织发达.离析实生苗茎次生木质部,发现其细胞组成有木纤维、分隔木纤维和导管分子,导管分子穿孔板有单穿孔板和梯状穿...
关键词:悬铃木 实生苗 穿孔板 
东北地区悬铃木大田育苗技术
《林业科技》2005年第6期13-14,共2页朱俊义 陆静梅 王桂文 
吉林省科技厅资助研究项目(20030217-4)
关键词:悬铃木 东北地区 大田育苗技术 引种栽培 sp. 亚热带 北温带 VAR 杂交种 北美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