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晶

作品数:5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主题:臭氧浓度升高水稻叶片叶绿素荧光RUBISCOO3更多>>
发文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中国农学通报》《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5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第4期991-995,共5页梁晶 曾青 朱建国 朱春梧 曹际铃 谢祖彬 刘钢 唐昊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408);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9DFA31110);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060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JHZ0748);日本环境厅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中日合作)(C-062)资助
利用稻/麦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平台,以武运粳21和两优培九两个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模拟研究了近地层大气臭氧浓度升高情形下对水稻叶片气体交换和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臭氧浓度降低了两个品种...
关键词:臭氧 胁迫 气体交换 叶绿素荧光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9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年第4期613-618,共6页梁晶 朱建国 曾青 谢祖彬 刘钢 唐昊冶 曹际玲 朱春梧 
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9DFA31110);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060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JHZ074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4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09);日本环境厅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中日合作)(C-062)
运用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系统(O3-FACE: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平台,以武运粳21(粳稻)和两优培九(杂交稻)两个耐性不同的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光合作用日变化的影响,旨在为高臭氧浓度条件下水稻...
关键词:净光合速率 气孔导度 O3-FACE 胞间CO2浓度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呼吸作用相关酶的影响被引量:5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6期260-264,共5页梁晶 曾青 朱建国 谢祖彬 刘钢 朱春梧 曹际铃 唐昊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臭氧升高条件下作物臭氧通量-光合响应关系研究"(30770408);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9DFA31110);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060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近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农田生态系统的影响"(GJHZ074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的作物损伤与适应机制研究"(ISSASIP0709);日本环境厅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中日合作)"近地表臭氧浓度升高对东亚的影响预测-植被和农作物损伤风险"(C-062)~~
利用亚洲首个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Ozone-free air controlled enrichment)平台,以武运粳21(粳稻)和两优培九(杂交稻)两个耐性不同的水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大气臭氧浓度升高对水稻叶片乙醇酸氧化酶(GO)、多酚氧化酶(PPO)和抗坏血酸氧化酶...
关键词:O3-FACE 多酚氧化酶 抗坏血酸氧化酶 乙醇酸氧化酶 
植物对近地层高浓度臭氧响应的评价指标研究进展被引量:12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第2期440-445,共6页梁晶 曾青 朱建国 谢祖彬 刘钢 唐昊冶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0408);国家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2009DFA31110);中国科学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YZ0603);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JHZ0748);日本环境厅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C-062)资助
近地层臭氧作为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 对植物形态特征、光合作用、生育期、物质生产与分配、抗氧化特性、生物量以及产量构成等都有显著负面影响, 已成为当今世界研究者及公众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迅猛发展, 近地...
关键词:臭氧 浓度响应 剂量响应 通量响应 AOT40 SUM06 
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条件下不同敏感型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被引量:18
《作物学报》2009年第8期1500-1507,共8页曹际玲 王亮 曾青 梁晶 唐昊冶 谢祖彬 刘钢 朱建国 小林和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知识创新工程领域前沿项目(ISSASIP070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770408);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重点项目(GJHZ05);日本环境厅全球环境研究基金项目资助
利用亚洲首个开放式臭氧浓度升高平台(O3FACE),以臭氧敏感品种烟农19和臭氧耐性品种扬麦16为试材,研究了小麦光合特性对O3浓度升高的响应,并分析了不同敏感型小麦品种响应差异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O3浓度升高并持续处理75d,小麦旗叶的...
关键词:臭氧(O3) 小麦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可溶性蛋白 RUBISCO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