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晓燕

作品数:8被引量:64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磁珠毒理基因组学磁铁川楝子插槽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中草药》《中国科技论文》《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熊胆抗心脑血管疾病药理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中国中药杂志》2023年第23期6307-6314,共8页朱丽旦 廖杰 陆晓燕 范骁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D-202002)。
熊胆为熊科动物黑熊Selenarctos thibetanus或棕熊Ursus arctos经胆囊手术引流胆汁而得的干燥品,是我国珍稀动物药材之一,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等功效。研究发现熊胆还具有抗炎、抗凋亡和抗氧化应激等心脑血管疾病有关药理作...
关键词:熊胆 抗炎 抗凋亡 抗氧化应激 冠心病 中风 
药学专业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的思考——以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治疗课程为例被引量:1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年第7期3-4,共2页陆晓燕 沈丽娟 朱卡林 张翔南 范骁辉 
全英文药学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是加快“双一流”建设,培养高层次、国际化、创新型药学人才的重要举措。但是,课程思政建设是其薄弱环节。从药学专业全英文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问题切入,以全英文专业课程药物基因组学和精准治疗为例,介绍了...
关键词:课程思政 药学专业全英文课程 药物基因组学 精准治疗 
基于单细胞组学的中药现代研究:技术及思路被引量:11
《中国中药杂志》2022年第15期3977-3985,共9页杨鹏挥 金丽君 廖杰 邵鑫 程俊云 李璐 陆晓燕 范骁辉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创新团队及人才支持计划项目(ZYYCXTD-D-202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973701);浙江省基金重点项目(LZ20H290002)。
单细胞组学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极为迅速的新兴技术之一,可在单细胞尺度上实现多种组学信息的无偏、高通量获取。目前,单细胞组学技术凭借其强大的组织异质性解析力,已成为深入理解组织的功能结构、揭示复杂疾病过程和阐明药物作用机制的...
关键词:单细胞组学 中药现代化 空间转录组 单细胞多模态组学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脑缺血缺氧损伤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被引量:14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20年第1期1-8,共8页金楷钰 徐小晶 李白玲 何容 李辉 张禄权 陆晓燕 范骁辉 
“重大新药创制”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9201011)
目的从注射液、组分、成分3个层面,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抗脑缺血缺氧损伤作用及其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首先采用SH-SY5Y神经细胞构建氧糖剥夺/复氧(oxygen-glucosedeprivation/reoxygenation,OGD/R)损伤模型,以细胞活力为指标,考察丹参...
关键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抗脑缺血缺氧 药效物质 氧糖剥夺/复氧 
中药注射剂中安全性相关物质5-羟甲基糠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7
《中国中药杂志》2017年第10期1842-1846,共5页潘卓 邵禾欣 刘婷 陆晓燕 范骁辉 
国家中药标准化项目(ZYBZH-C-ZJ-60)
筛查出安全性相关物质进而建立相应的限量标准是提高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重要研究内容。5-羟甲基糠醛(5-hydroxymethylfurfural,5-HMF)广泛存在于含糖类中药注射剂中,被认为是重要安全性相关物质。该文综述了5-HMF毒副作用的研究现状,并...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 5-羟甲基糠醛 毒副作用 限量标准 
甘草中抑制脂多糖诱导小鼠RAW264.7产生NO的活性成分研究被引量:13
《中草药》2016年第23期4155-4159,共5页王海强 刘一宁 陆晓燕 王书芳 
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402203)
目的研究甘草Glycyrrhizae Radix et Rhizoma中的抗炎活性成分。方法采用大孔树脂、ODS、半制备液相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LC-MS、1H-NMR、13C-NMR等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模型...
关键词:甘草 甘草苷 sophoraisonavoneA 粗毛甘草素F 甘草黄酮醇 抗炎活性 
乙酰氨基酚对小鼠与人胚胎肝细胞毒性的microRNA生物标志物比较研究
《中国科技论文》2015年第24期2868-2873,共6页郑洁 陆晓燕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20101120137)
为探索肝损伤时miRNA的变化特点及其作为潜在生物标志物在细胞水平的跨种属特性,研究以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为模式药物,在胚胎肝细胞上建立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模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人胚胎肝细胞CCC-HEL-1和...
关键词:药理学 对乙酰氨基酚 药源性肝损伤 miRNA 生物标志物 跨种属特性 
毒理基因组学及其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被引量:6
《中国中药杂志》2015年第14期2690-2695,共6页练雪萍 艾妮 陆晓燕 范骁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17346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项目(NCET-12-0488)
随着组学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成熟,毒理基因组学受到业界的高度重视,并在中药安全性研究中应用日渐广泛。毒理基因组学技术可从全基因组水平考察机体暴露于毒物后的系统变化,被广泛用于毒性生物标志物发现、毒性机制及毒性预测等研究。...
关键词:毒理基因组学 中药 基因芯片 数据库 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