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丽

作品数:16被引量:109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数值模拟强地面运动地震有限断层青藏高原东北缘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地学前缘》《地球科学进展》《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柴达木盆地北部2021年6月16日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震构造分析被引量:2
《地震地质》2022年第5期1313-1332,共20页张博譞 郑文俊 陈杰 何骁慧 李启雷 张冬丽 段磊 陈干 
第2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2019QZKK0901)资助。
青海茫崖M_(S)5.8地震发生在祁连山与柴达木盆地交界的部位。对于此次地震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柴达木盆地与祁连山之间的现今构造变形、应力状态及动力学过程,也将为该区未来的强震趋势预测提供依据。文中首先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
关键词:茫崖M_(S)5.8地震 CAP方法 冷湖逆断裂-褶皱带 褶皱地震 发震构造 
青藏高原东北缘晚更新世以来环境变化研究进展被引量:3
《地球科学进展》2021年第7期727-739,共13页柯思茵 张冬丽 王伟涛 王孟豪 段磊 杨敬钧 孙鑫 郑文俊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活动断裂与地震灾害”(编号:2019QZKK09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三维构造模型的滨海断裂带地震危险性评价和震害情景预测”(编号:41774049)资助。
青藏高原东北缘作为响应东亚季风边缘区环境变化的理想场所,其丰富的沉积记录可反映详细的环境变化过程。重点对近30年来青藏高原东北缘沉积与环境演化研究中的年代学、环境代用指标、环境演化过程及区域一致性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进...
关键词:沉积序列 环境变化 气候波动 晚更新世 青藏高原东北缘 
阿拉善地块南缘构造活动特征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向外扩展的最新边界被引量:19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2021年第2期224-236,共13页郑文俊 张博譞 袁道阳 陈干 张逸鹏 俞晶星 张冬丽 毕海芸 刘炳旭 杨敬钧 
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专题(2019QZKK0901);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150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2197,41774049,41972228,41590861);广东省引进人才创新团队项目(2016ZT06N331)。
青藏高原向北东方向扩展的方式及最新扩展边界的位置,是目前青藏高原东北缘构造变形研究的热点。基于近年来对阿拉善地块南缘及邻区活动构造运动特征调查和定量研究结果,重点总结了阿拉善地块南缘活动断裂几何图像及运动特征,指出以前...
关键词:构造活动 几何图像 运动特征 构造转换 向外扩展 高原新边界 阿拉善地块南缘 青藏高原东北缘 
汶川8.0级特大地震的断裂特性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被引量:3
《地震地质》2015年第4期1055-1069,共15页黄蓓 张培震 张冬丽 李小军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1401;IGCEA1502);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201008003)共同资助
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发震构造是高角度铲形逆冲断层,伴随这种类型地震的远近场强地面运动在中国是第1次被记录到。综合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破裂过程和强地面运动峰值加速度的资料,探讨高角度铲形逆冲断裂作用与强地面运动的关系。结果显...
关键词:汶川地震 高角度铲形逆冲断层 断裂作用 强地面运动 峰值加速度 
断层破裂面倾角变化对断陷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5
《地球物理学报》2013年第7期2322-2331,共10页张冬丽 徐锡伟 张献兵 柴炽章 张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28);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0907)共同资助
地震事件中,断层破裂面的倾角大小直接影响到地表强地震动的分布状态,尤其在断陷盆地中,强地面运动特征还可能受到盆地结构及盆地内多条围限断层的影响.本文模拟了银川断陷盆地内的活动断层———银川隐伏断层南段发生Mw6.5特征地震时,...
关键词:断陷盆地 断层破裂面倾角 银川隐伏断层 强地面运动 
基于有限断层模型的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强地面运动特征被引量:3
《地震地质》2013年第2期423-435,共13页张冬丽 黄蓓 张献兵 徐锡伟 郑文俊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4028);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0907)共同资助
基于芦山地震的震源破裂过程反演结果,利用有限断层模型,以芦山地区三维地壳速率结构模型为基础,对芦山"4·20"7.0级强烈地震引起的强地面运动进行了模拟。对这次地震中由典型盲断层引起的强地面运动数值模拟结果反映了与实际震害相近...
关键词:芦山“4·20”7 0级地震 破裂过程 有限断层 强地面运动震害分布 
汶川M_s 8.0级地震强震记录所揭示的地震断层特征分析被引量:4
《地学前缘》2010年第5期33-42,共10页张冬丽 徐锡伟 周正华 于贵华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IGCEA0907;DF-IGCEA-0607-1-1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4028;40604005)
基于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地震的强震台站记录,对比发震断层两侧的峰值加速度与地表破裂带上同震位移的分布特点,探讨了地震动强度分布特征与地表破裂位移分布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近断层典型台站的强震动记录时程特征,获得了强地...
关键词:强震记录 发震断层 破裂过程 高倾角逆冲 汶川Ms 8.0地震 
5·12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分析
《国际地震动态》2010年第6期23-23,共1页张冬丽 徐锡伟 
在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级特大地震中,中国大陆观测台网系统获得了丰富的主震、余震加速度记录,为开展相关的地震研究工作提供了十分难得的基础资料。本文以发震断层附近观测台站的主震记录为基础数据,根据台站所在的场地条件及其与...
关键词:特大地震 记录分析 汶川 加速度记录 强震 发震断层 空间分布特征 观测台网 
震源破裂方式和断层性质对近场强地震动特征的影响被引量:12
《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第4期311-318,共8页张冬丽 周正华 陶夏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400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F-IGCEA-0607-1-18);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A07027)
基于数值格林函数法的近场强地震动数值模拟方法,以1994年Northridge地震断层面上位错量的不均匀分布模式和该地区的地层剪切波速度结构为震源模型和计算模型,做了两个方面的模拟研究:(1)直立走滑断层(断层倾角为90°)情况下,模拟分析...
关键词:近场地震动 数值模拟 破裂方向性效应 上盘效应 
断层破裂方式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的影响被引量:6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09年第4期1-8,共8页张冬丽 张伟 徐锡伟 柴炽章 张献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4005);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DF-IGCEA-0607-1-18);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A07027)
银川盆地是受断层控制的断陷性盆地,边缘和内部发育了多条断裂带,特别是其内部晚更新世—全新世活动的银川隐伏断层可能对银川市的建设规划和抗震设防影响较大。为了研究银川隐伏断层活动对银川盆地强地面运动特征的影响,本文以银川隐...
关键词:银川隐伏断层 强地面运动 数值模拟 破裂方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