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

作品数:7被引量:77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百山祖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菌核形成水稻纹枯病菌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植物保护学报》《浙江农林大学学报》《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生物多样性》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转cry1Ab/cry2Aj、cry1Ab/vip3DA玉米对棉铃虫、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抗虫性评价被引量:8
《植物保护学报》2016年第6期951-957,共7页常雪 王伟 沈志成 叶恭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21003)
为评估转cry1Ab/cry2Aj、cry1Ab/vip3DA玉米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和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的抗虫性,在室内测定了3个转cry1Ab/cry2Aj玉米品系和1个转cry1Ab/v...
关键词:转cry1Ab/cry2Aj玉米 转cry1Ab/vip3DA玉米 棉铃虫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转cry1Ab/cry2Aj玉米对亚洲玉米螟的抗性评价被引量:14
《植物保护学报》2013年第4期339-344,共6页常雪 王伟 沈志成 叶恭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31021003)
为探讨转cry1Ab/cry2Aj玉米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的抗性,采用室内生测和田间人工接虫鉴定方法评价了6个转cry1Ab/cry2Aj玉米品系对亚洲玉米螟的杀虫效果,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了Cry1Ab蛋白在各品系主要...
关键词:转cry1Ab/cry2Aj玉米 亚洲玉米螟 抗虫性 
在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中5个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被引量:7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3年第1期18-25,共8页王伟 杨惠 王政逸 陈卫良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yhyzx3-16)
以水稻纹枯病菌(Rhizoctonia solani AG-1IA)菌株GD118不同生长时期的总RNA为材料,以18SrRNA作为内参基因,根据实验室抑制消减杂交(suppression 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SSH)已获得的立枯丝核菌基因片段的表达序列标签(expressed seq...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 菌核形成 实时荧光定量RT PCR 基因差异表达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克隆繁殖特性被引量:9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第6期684-692,共9页陈娇 王伟 叶珍林 陈晓慧 蒋清玲 丁炳扬 
浙江省大学生创新计划资助项目(2009R424027);温州大学学生科研资助项目(10xk258)
通过调查百山祖自然保护区动态样地内所有乔木和胸径≥1 cm或高度≥2 m灌木的母株产生根蘖的情况,分析不同生活型层次和不同物种的根蘖能力差异、根蘖率与母株胸径的关系以及根蘖率与生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样地母株总数36769株,根蘖总...
关键词:根蘖率 根蘖密度 生境 生活型 百山祖 
百山祖亮叶水青冈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被引量:15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647-654,共8页陈小荣 李乐 夏家天 杨旭 王伟 丁炳扬 
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资助项目(SW04103)
为阐明百山祖亮叶水青冈Fagus lucida的种群结构与格局的形成原因,掌握种群数量动态及发展趋势,在百山祖北坡建立1个5 hm2(250 m×200 m)固定样地,将样地划分成2 000个5 m×5 m的小样方进行调查,获得野外资料。对亮叶水青冈种群进行统计...
关键词:森林生态学 亮叶水青冈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百山祖 
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过程中特异基因的表达与分析被引量:1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12年第1期28-34,共7页陈晓耀 王伟 王政逸 陈卫良 
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资助项目(nyhyzx3-16)
以水稻纹枯病GD-118菌株菌丝形成期的mRNA为驱赶子(driver),以菌核形成期的mRNA为检测子(tester),采用抑制消减杂交(SSH)结合虚拟Northern杂交筛选,构建了水稻纹枯病菌菌核形成过程中特异表达产生的差减cDNA文库;进一步用PCR筛选显示克...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菌 菌核形成 CDNA文库 抑制消减杂交 
百山祖常绿阔叶林木本植物的生境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4
《生物多样性》2011年第2期134-142,共9页王伟 骆争荣 周荣飞 许大明 哀建国 丁炳扬 
中国科学院专项基金"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中国科学院水土保持研究所知识创新领域前沿项目(SW04013)
中性理论和生态位理论在解释热带雨林中物种共存机制上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Torus-translation检测方法对百山祖常绿阔叶林5ha样地中DBH≥1cm、个体数大于5的89种木本植物与4个根据地形和物种组成划分的小生境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同...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 生境偏好 地形 生长时期 物种分布 生态位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