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猛

作品数:9被引量:2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热力性能功冷联供氨水热力循环吸收式更多>>
发文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理学更多>>
发文期刊:《燃气轮机技术》《工程热物理学报》《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正逆耦合循环研究进展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第12期1981-1985,共5页刘猛 张娜 罗尘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576096)
本文综述了作者所在研究集体所进行的正逆耦合循环研究。通过对串联型、并联型正逆耦合循环的相关研究和(火用)平衡比较分析,归纳提出了正逆耦合循环系统集成原则,即:正、逆循环采用同种工质;物流、能流耦合并重;优化配置热源加热过程;...
关键词:正逆耦合循环 研究进展 系统集成原则 氨水工质 
氨水功冷正逆耦合循环的经济性分析被引量:3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9年第8期1283-1287,共5页罗尘丁 张娜 刘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No.50576096)
本文对一氨水功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经济性分析,该循环采用分流吸收系统对关键流股浓度、流量进行调节,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的不同浓度需求,联产后系统热力性能大为改善。本文考察基础循环工况下联产系统总投资、产品成本和回收期,与同...
关键词:功冷联供 氨水工质 经济性分析 
氨吸收式动力/制冷复合循环的敏感性分析被引量:4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8年第17期1-7,共7页罗尘丁 张娜 蔡睿贤 刘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6096)~~
对氨水混合工质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该循环通过分流、精馏、吸收冷凝,满足了不同热力过程对工质氨浓度的不同需求。选取热效率η、火用效率ε等指标作为评价准则,当循环透平进汽参数为375℃/7000kPa时,η约为20%,...
关键词:动力/制冷正逆耦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分流比 工质浓度 热力性能 
氨水工质浓度可调型功冷联供循环被引量:4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第5期726-730,共5页张娜 刘猛 赵洪滨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576096)
本文提出一个新型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由氨水Rankine子循环和氨吸收式制冷子循环通过吸收、分离及换热过程耦合而成,可采用燃气轮机排烟等中低温热源驱动.通过设置分流、吸收式冷凝实现系统内氨水工质浓度变换,兼顾动力子循环加热蒸...
关键词:分流比 浓度调节 氨水工质 功冷联供 
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内中温中压能的回收被引量: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8年第1期5-8,共4页刘猛 张娜 胡舜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0576096)
本文提出两种采用引射器回收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内的中温中压能量的改进方案,即通过回收热源能量将中温中压稀氨水工质加热至过热蒸汽状态后作为引射器工作工质分别用于:方案一,引射透平排汽以降低背压;方案二.引射蒸发器出口工质以...
关键词:中温中压能 回收利用 引射 氨水工质 
回热燃气轮机余热利用进气冷却的研究被引量:2
《燃气轮机技术》2007年第4期28-34,共7页胡舜锋 张娜 刘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6096)资助
本文研究了利用余热制冷进气冷却的回热燃气轮机系统,并对该系统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到了压比、流量比等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与常规回热循环比较,指出利用余热制冷来进气冷却的方式能使系统效率提高11%,是提高燃气轮机...
关键词:回热燃气轮机 余热利用 进气冷却 
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被引量:9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第17期82-87,共6页刘猛 张娜 蔡睿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6096)~~
基于能的梯级利用原理及氨水工质系统的能量利用特性,将产功与制冷有机结合,提出一种由燃气轮机循环和氨水工质功冷联供循环组成的新型燃气-氨水蒸汽功冷联供联合循环。在系统能量输入及主要参数相同的前提下,将新循环与由常规燃气-蒸...
关键词:联合循环 氨水工质 功冷联供 [火用]分析 
氨吸收式串联型制冷和动力复合循环及敏感性分析被引量:7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6年第1期1-7,共7页刘猛 张娜 蔡睿贤 
国家863高技术基金项目(2002AA5030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基金项目(90210032)~~
该文对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串联型制冷/动力复合循环进行了模拟计算分析。基础循环主要参数为:氨水工质浓度为0.3,透平进气参数为400℃/8.4MPa,热源为415℃/0.1043MPa的热空气。循环采用火用效率、经济火用效率、功冷比作为评价准则。对...
关键词:热能动力工程 制冷/动力复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串联型 敏感性分析 
氨吸收式串联型动力/制冷复合循环被引量:11
《工程热物理学报》2006年第1期9-12,共4页刘猛 张娜 蔡睿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50576096;No.90210032)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氨水混合工质的动力/制冷复合循环,该循环以中低温工业余热或燃气轮机排气为热源,将动力、制冷子循环采用串联方式连接,基础循环工质为氨质量浓度为0.27的氨水溶液,热源为365℃/104.3 kPa 的热空气,透平进...
关键词:动力/制冷复合循环 氨水混合工质 串联型 热力性能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