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翠媚

作品数:8被引量:1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流行病学死亡率艾滋病性病门诊哨点监测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华南预防医学》《中国公共卫生管理》《中国卫生产业》《安徽预防医学杂志》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2023年肇庆市现存HIV/AIDS患者随访检测现状统计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2024年第13期214-217,共4页李翠媚 
目的了解肇庆市现存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随访检测现状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肇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对肇庆市2023年1—12月现存的HIV/AIDS患者开展...
关键词:艾滋病病毒感染及艾滋病 随访检测 流行病学特征 
肇庆市2016~2018年吸毒人群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哨点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20年第3期176-179,222,共5页李健艺 吴子添 陈志健 李翠媚 
目的了解肇庆市吸毒人群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病毒(HIV)、梅毒和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感染情况和高危行为的变化趋势。方法按照国家哨点监测方案要求, 2016~2018年对吸毒人群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开展HIV、梅毒和HCV血清学检测。结...
关键词:DUS STD 艾滋病 哨点监测 
肇庆市2013-2017年晚发现HIV/AIDS病例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20年第2期260-263,共4页李健艺 李翠媚 
目的了解肇庆市2013-2017年新报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简称HIV/AIDS病例)中晚发现比例、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晚发现病例开展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晚发现 特征 影响因素 
肇庆市2014~2016年HIV高危行为人群干预情况分析被引量:1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19年第4期283-285,共3页李翠媚 
目的分析2014~2016年肇庆市HIV高危人群中艾滋病综合干预措施的实施现况,为落实高危干预有效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利用2014~2016年肇庆市各县(市、区)高危干预报表数据,分析3年内高危人群(吸毒者、性病就诊者、暗娼人员和男男性行为者)的...
关键词:HIV高危人群 综合干预 效果分析 
肇庆市2014—2016年男性性病门诊哨点监测情况分析
《中国卫生产业》2019年第19期171-173,共3页李翠媚 
目的分析2014-2016年肇庆市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哨点监测开展情况,了解感染HIV、HCV、梅毒等疾病情况及有关高危行为史。方法在2014年1月-2016年12月对肇庆市皮肤病医院的男性性病门诊就诊者开展哨点监测,对收集的信息及检测结果进行分...
关键词:男性 性病门诊 就诊者 哨点监测 
肇庆市2013—2017年艾滋病疫情分析被引量:4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9年第11期1772-1776,共5页李翠媚 
目的 分析肇庆市2013-2017年5年艾滋病疫情特点,为日后制定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在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信息系统中下载历史数据库,对2013-2017年肇庆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HIV)/艾滋病患者(AIDS)(简称HIV/AIDS)的病例数据进行...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 流行病学 防控策略 
2012—2014年肇庆市居民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分析被引量:4
《华南预防医学》2018年第3期221-226,共6页冼国佳 梁大艳 陆素颖 林绍良 钟伟强 彭妙瑚 李翠媚 
肇庆市医疗卫生类科研项目(2015040301-27)
目的分析肇庆市居民死亡水平、期望寿命及主要死因特征,为制定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通过漏报调查获得各年龄组的死亡漏报率,以此计算各年龄组校正死亡率,使用WHO推荐的蒋庆琅法编制简略寿命表,并对肇庆市居...
关键词:死亡原因 死亡率 期望寿命 流行病学 
肇庆市居民2009年死因资料分析被引量:2
《华南预防医学》2010年第6期54-55,共2页钟伟强 李翠媚 
目的分析肇庆市2009年居民死亡原因,评估其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制订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肇庆市居民2009年死因网上直报系统数据,以死亡率、死因构成、死因年龄分布等指标描述和分析居民健康状况。结果 2009年肇庆市全市下辖...
关键词:居民 死因 死亡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