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涛

作品数:22被引量:102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解放军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地下空间设计探讨地下公共建筑建筑设计人防工程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工业建筑》《华中建筑》《建筑与文化》《防灾减灾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基于特殊地质的综合管廊养护模式探究被引量:1
《四川建筑》2017年第2期292-293,共2页刘竞戈 吴涛 彭峥 
相对于目前传统的直埋管线模式,综合管廊在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发展中无疑是更加合理、便捷和节约的新模式,今后的应用前景十分光明。但目前对于综合管廊的养护却缺少相应的规范及标准,缺乏针对性强且行之有效的办法。文章借鉴国内外现有...
关键词:综合管廊 应用前景 养护模式 
数字化推动下地下公共建筑设计方法初探
《四川建筑》2016年第4期56-58,共3页李丹 吴涛 朱栩莹 
数字技术的发展推动着建筑设计领域的不断进步。近年来BIM、参数化等多种新兴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下公共建筑设计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文章总结了数字技术对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影响,剖析了传统设计方法指导下我国地下公共建筑设计存在...
关键词:建筑设计 参数化 计算机辅助设计 地下公共建筑 
BIM在人防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6年第3期74-77,共4页黄杰 吴涛 
近年来,随着我国建筑行业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BIM技术,它为人防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条件。本论文介绍了BIM的概念,重点归纳了目前BIM技术在人防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应用。通过自身参与的某人防工程的BIM设计与施工,分析总结了BIM...
关键词:BIM 人防工程 设计 施工 
人防工程完善平时防灾功能的必要性及技术措施初步探索被引量:3
《防灾减灾学报》2015年第2期84-91,共8页瞿兴文 吴涛 
目前我国人防工程只具有平时正常使用功能和战时防空功能,没有平时防灾功能,迫切需要完善工程防灾建设。随着人防与国际民防接轨,人防工程也将向战时防空、平时防灾功能方向发展。通过在人防工程设计中增加平时防灾设计,增加平灾转换设...
关键词:人防工程 平时防灾 平灾转换 
城市功能型下沉式广场结合环境设计研究被引量:2
《四川建筑》2014年第3期27-29,33,共4页邓成海 吴涛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得到蓬勃发展。结合大量地下空间的出现,许多城市都兴建了各种形态的下沉式广场。但是,由于思想观念和认识的不足,下沉式广场在设计使用方面存在许多问题,文章以下沉式广场空间角度为切入点,提...
关键词:下沉式广场 空间角度 空间焦点 设施要素 
浅谈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
《四川建筑》2014年第2期24-25,共2页郭力 徐明新 吴涛 
面对现行城市人防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重要目标覆盖范围扩大、中心城区疏散地域不足、综合防护体系不健全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市域综合防护体系规划,并对其职能任务和防护重点进行详细阐述。克服认识上的狭隘和偏差,从而构建和完善适用于...
关键词:市域 综合防护 重要目标 人口疏散 
地下公共建筑外部空间环境构成要素分析及整合被引量:2
《建筑与文化》2012年第3期74-76,共3页吴涛 徐明新 谢金容 
面对现代城市整体视觉环境的恶化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开始重视城市生态以及建筑与外部空间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和协调性,而地下公共建筑所固有的特性使得在保护与塑造城市生态,以及与外部空间环境协调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从...
关键词:地下公共建筑 外部空间环境 构成要素 整合 
生态旅游区地下空间规划探讨——以苏州“太湖论坛地下空间规划”为例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9年第4期640-644,共5页吕志楠 杨明 谢金容 吴涛 
随着人们对旅游业发展前景的不断重视,越来越多的生态景区被开发出来,并积极带动了当地经济急速发展。但是,很多生态旅游区的开发盲目而不科学,只重眼前利益,造成许多自然环境资源产生了不可逆转的破坏。文章以实际案例为基础,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态旅游区 地下空间 规划 
防空地下室通风口建筑设计探讨被引量:2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第4期539-541,586,共4页吴涛 赵贵华 陈志龙 
防空地下室口部是整个工程的薄弱环节,也是建筑设计的难点和关键点,口部设计的内容除了人员和设备的出入口外,还包括通风口及其他相关设备专业的内容。文章主要论述通风口中经常运用的相关建筑设计内容,包括通风口的布局、平战功能转换...
关键词:防空地下室 通风口 位置与布局 平战转换 
地下公共建筑外形及特征设计模式探讨被引量:2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06年第B07期1191-1195,共5页吴涛 陈志龙 谢金容 
以地下交通、商业、文化、娱乐休闲等为主要功能的地下公共建筑,特别是集多种功能的地下大型公共综合体已成为城市整体功能结构中的重要节点甚至是城市的核心。而地下公共建筑外形及特征的塑造以及与建筑外部空间环境的整合是完善整体...
关键词:地下公共建筑 外形与特征 建筑外部空间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