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红艳

作品数:6被引量:5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康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艺术巫傩文化红色文化精神指向乡土叙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中学政治教学参考》《安康学院学报》《小说评论》《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社科规划办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水色白河》:艺术镜像下民俗风情的诗意呈现
《安康学院学报》2022年第6期34-37,52,共5页侯红艳 
陕西省教育厅2022年度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陕南民歌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发展路径研究”(22JZ007);安康市2022年度科学技术研究发展指导计划项目“文化地理学视域下陕南民歌对安康文化形象的呈现研究”(AK2022-RKZC-01)。
陕南大型民俗风情歌舞剧《水色白河》以舞蹈、歌曲、戏剧等表演形式艺术再现了山城白河的人文之美、精神之美和生态之美。在叙事建构上,隐匿、含蓄,地域文化元素与人民精神品质交相辉映;在审美呈现上,怆然悲壮与清幽灵动同生并存,异彩纷...
关键词:《水色白河》 民俗风情 诗意呈现 
“两创”思想下陕南端公戏的传承与发展研究
《四川戏剧》2022年第10期143-145,共3页侯红艳 
2018年度陕西省社科规划办项目“中国传统礼文化的审美价值及当代运用研究”(项目编号:182101057);2022年度陕西省教育厅重点科研计划项目“陕南民歌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和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2JZ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陕南端公戏与巫傩文化同源共生,是三秦大地最具特点的地方小戏之一,在民间拥有坚实的群众基础。新时代陕南端公戏的传承与发展必须坚持以“两创”思想为指导,强化对巫傩文化生态圈的保护,做好数字化资源库建设与传承人培养工作,同时深...
关键词:“两创”思想 陕南端公戏 民间戏剧 巫傩文化 
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的优势与路径被引量:2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2年第33期54-57,共4页侯红艳 赵靖朝 
陕西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项目“互联网生态下陕西地方学校红色文化铸魂育人路径探究”(项目编号:SGH21Y0222)阶段性研究成果。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兼具真实性与历史性的特殊文化样态,在思政课教学中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高效的传播优势和天然的教学优势。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从打造网络文化资源平台、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扩展实践教学空间三个方面探究红色文化融入思...
关键词:红色文化 思政课教学 优势 路径 
陕南端公戏的文化功能及艺术价值探索被引量:1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1期50-52,71,共4页侯红艳 
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安康地方戏剧与旅游文化品牌的互动性依存”(15JZ002)。
陕南端公戏作为一种民间小戏,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记录着陕南地区的历史变迁,传承着当地的风俗民情,成为巫傩文化在陕南的一个典型缩影。它的产生和发展,不仅是对人类万物有灵的艺术想象力的激发与延展,也是对美丑并举的审美组合方式的艺...
关键词:陕南 端公戏 巫傩文化 想象力 文化功能 
论李春平历史文化小说的乡土叙事被引量:2
《小说评论》2018年第6期202-207,共6页侯红艳 
2014年8月,李春平的第一部历史文化小说《盐道》一经推出,倍受好评:雷达赞许这是一部具有纯正精神指向和历史文化内蕴的佳作;贾平凹称其为一部立足文化之根的好小说。四年之后,2018年1月,李春平的第二部历史文化小说《盐味》问世。在...
关键词:文化小说 乡土叙事 李春平 历史 文化内蕴 精神指向 贾平凹 
神而不迷,虚而不幻——论《盐道》的魔幻现实主义特征
《河西学院学报》2017年第1期98-101,共4页侯红艳 
安康学院校级项目"李春平小说叙事研究"(项目编号:2014Aypyrw04)
李春平的长篇小说《盐道》是一部转型之作。作者放弃以往的都市情感和现行官场取材,而将叙事的笔触伸向百年前的秦巴山区,以历史遗迹镇坪古盐道为依托,凭借超乎寻常的文学想象将奇异的事象、诡异的巫术和意味深永的民间传说贯穿在小说...
关键词:《盐道》 奇异事象 巫术 民间传说 魔幻 现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