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冬

作品数:6被引量:10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榫卯斗拱园林美人榫卯连接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外建筑》《中国建筑教育》《建筑学报》《城市环境设计》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江南园林修造实践的文本参照与话语流变(1950-1980年代)
《建筑学报》2024年第9期120-126,共7页钱晓冬 沈旸 俞海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8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专项”(22VMZ004)。
试图理清《建筑学报》创刊后,江南园林在1950-1980年代中的话语流变的过程,揭示其在修造迭代与实践建造中文本参照的偏差,从而探究其原初内核,为江南园林的再识认知提供一种可能.
关键词:江南园林 《园冶》 《营造法原》 《建筑学报》 
文本与图像中的空间“神话”:留园再识被引量:3
《建筑学报》2023年第2期22-28,共7页钱晓冬 沈旸 殷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8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项目(22VMZ004)。
针对园林的阅读在建筑学视角下常以空间形态为基础,易忽略历史时空联系的问题。以留园为例,提出一种景象阅读的方式,分析在历史场景中,相关景象营造的呈现及初衷,试图解析景象在演变中的原真趣味,为当下的阅读提供一种更为本质的切入点。
关键词:留园 文本与图像 景象阅读 
掇石方寸间:苏州微小庭院理景二例
《城市环境设计》2022年第1期349-354,共6页钱晓冬 沈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8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项目(20vmz008)。
微小庭院的山水营造是苏州古城区在城市化发展下的理景类型。以“好山无数”“月出天山”两个庭院设计案例作为对象,来探究一种微小尺度下的园林景象方式。
关键词:掇山 微小庭院 
静心斋(镜清斋)掇山有感三则被引量:4
《建筑学报》2021年第11期23-28,共6页钱晓冬 沈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520380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研究专项项目(20vmz008)。
以掇石何法来剖析静心斋现状的掇山意趣;以欺山何为来重构静心斋光绪时期对园山的增改;以造园何感来探讨静心斋乾隆时期对初衷的营造。对比南、北方园林在掇山营造方式及情感目的上的异同,试图寻找传统园林在当下延续的方式。
关键词:静心斋 掇山 欺山 造园 
走向营造的江南园林假山认知——苏州大学“假之假山”模型制作课程纪实被引量:2
《中国建筑教育》2017年第1期23-30,共8页钱晓冬 蒋辉煌 钱盈盈 
文章以'假之假山'模型制作教学为例,介绍了该课程的教学体系及创新特色之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了解江南园林假山的空间构成、构造特色以及制作工艺。课程先以现场测绘为切入点,了解实际的假山尺度和环境,...
关键词:假山 模型制作 陶艺 空间 
走向营造的中国古建认知——苏州大学中国古建筑构造课程探索被引量:1
《中外建筑》2015年第7期63-66,共4页钱晓冬 陈曦 
苏州的"香山帮"是明清以后中国传统建筑在江南的重要流派,众多国家级工艺大师、匠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聚集于此。借此平台,苏州大学建筑与城市环境学院开设了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中国古建筑构造课程。文章以"斗拱"教学为例,介绍...
关键词:古建筑构造课 斗栱 苏式建筑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