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丽丽

作品数:12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伊犁州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和谐社会流动人口城市建设城市房屋拆迁纠纷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领导科学论坛》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党校校级科研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访惠聚”工作队和村镇干部嵌入优化问题研究——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T村为例
《领导科学论坛》2021年第12期96-101,共6页陈建兵 武丽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北疆民族互嵌经验与构建新疆和谐民族关系研究”(16XMZ002)。
新疆“访惠聚”工作是新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创新之举。开展八年来,驻村干部为基层注入了强劲的思想力量、扶贫力量、发展力量。“访惠聚”工作队的队员需要在1~3年的时间里和原有村级干部以及乡镇下沉干部共事,不可避免在工作和生...
关键词:“访惠聚”工作队 村镇干部 嵌入优化 
“城中村”改造中的相关利益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20年第4期61-64,共4页武丽丽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疆社会稳定视角下失地农民安置模式比较研究》(批准号15BZZ091)阶段性成果。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引发的社会矛盾比较突出。本文以乌鲁木齐市的“城中村”改造为切入点,分析普遍问题的背后本质上是利益分配的失衡造成的,通过对各方利益主体的剖析、找到制约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一定的建议思考,...
关键词:城中村改造 利益博弈 利益平衡 
伊犁多民族互嵌式社区的探索与实践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8年第4期53-56,共4页武丽丽 
新形势下,借助西部边疆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一带一路"等战略叠加机遇,着眼于加快推动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维护伊犁社会稳定,本文立足于伊犁实际,在社区调研分析基础上,提出多民族互嵌式社...
关键词:多民族社区 互嵌模式 实践经验 
关于加强边境地区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的思考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武丽丽 
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加对伊犁边境地区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对流动人员的管理成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结合伊犁边境地区的外来人员现状、成因、特点及影响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剖析,并对如何管理...
关键词:伊犁 流动人口 管理 社会稳定 
建国以来政府依法行政理念的转变——记伊犁州法制建设55年的成就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60-62,共3页武丽丽 
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也是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实现法治政府目标的根本途径。多年来伊犁法治建设的脚步在对法治形式的简单追求之外,更加注重法治状态所体现的文明...
关键词:依法行政 服务型政府 守法 纠纷解决机制 
用法律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4期64-65,共2页武丽丽 
继“7·5”事件后,乌鲁木齐市连续发生的“针刺”伤害案件,激起了各族群众的强烈愤慨,也使人们进一步认清了“三股势力”的卑劣伎俩和凶残本质。“针刺”行为表面上看是对公民个人实施的,但其针对的是不特定的个体。它不是一般的伤...
关键词:民族团结 社会稳定 法律维护 伤害案件 “三股势力” 犯罪行为 社会秩序 乌鲁木齐市 
城市房屋拆迁纠纷原因探究被引量:2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9年第2期84-85,共2页武丽丽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城市规模迅速膨胀,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的面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在城市建设急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和烦恼。尤其是城市房屋拆迁所引发的一系列城市公共安全问题令人堪忧。
关键词:城市建设 拆迁纠纷 利益冲突 
浅议用法律构建透明政府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4期62-63,共2页武丽丽 
近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各种形式的政府公开制度在实践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可以说是与传统的治理方式彻底告别。实现了从少数人利益最大化向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转变,是观念与制度的一次巨大飞跃。从...
关键词:透明政府 信息公开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促进公平正义 共建和谐社会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25-26,共2页武丽丽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公平正义恰恰是关注民生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切入点,本文结合十七大精神就促进公平正义,共建和谐社会作粗浅的探讨。
关键词:十七大报告 公平正义 和谐社会 
实现环境公平 创建和谐社会被引量:1
《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7年第4期48-49,共2页武丽丽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和发展的载体,它可以减少或消除因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导致的各种社会矛盾。更重要的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就必须大力加强环境保护、正确处理人与资源的关系。环境...
关键词:人与自然和谐 环境公平 和谐社会 持续发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