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蕾

作品数:12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生物制剂类药物抗TNF-Α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消化杂志》《医学与哲学(B)》《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多中心横断面研究炎症性肠病患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及因素分析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4年第4期267-273,共7页黄天璐 彭春艳 梁洁 陈焰 王梅 欧阳春晖 王晓蕾 李晴晴 王宏刚 李玥 刘文佳 郝艳萍 张晓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006113)。
目的研究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流行期间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的症状变化以及IBD治疗用药的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2022年12月1-31日通过自愿抽样对全国多中心的IB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通过核酸...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 溃疡性结肠炎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 疾病活动 停药 症状加重 
爬行脂肪中的非免疫细胞成分在克罗恩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3年第4期351-354,共4页王永恒 舒伟刚 李传顶 德吉卓玛 王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0449)。
克罗恩病(CD)炎性肠段外肥厚增生并包绕肠周超过50%肠系膜脂肪被称为爬行脂肪。目前对爬行脂肪的研究多集中于免疫细胞和易位细菌的作用。而其中大量的非免疫细胞成分, 即脂肪干细胞、脂肪细胞、内皮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等的作用常被忽视...
关键词:克罗恩病 爬行脂肪 非免疫细胞 炎症 
基于临床-影像学特征构建模型预测抗肿瘤坏死因子-α单克隆抗体维持治疗小肠克罗恩病的疗效被引量:2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2年第4期304-311,共8页杨鹏宇 李传顶 德吉卓玛 刘占举 曾美英 王晓蕾 
目的构建抗肿瘤坏死因子(TNF)-α单克隆抗体(简称单抗)维持治疗小肠受累的活动期克罗恩病(CD)的疗效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法,连续纳入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住院的98例接受抗TNF-α单抗诱导治疗...
关键词:克罗恩病 小肠病变 计算机断层扫描小肠成像 抗肿瘤坏死因子-Α 单克隆抗体 维持治疗 
转换环孢素与英夫利西单抗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短期疗效与临床结局比较被引量:3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2年第6期799-804,共6页德吉卓玛 杨鹏宇 张蕾 李传顶 吴亚玲 王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0476)。
目的 比较3种治疗方式对难治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的药物疗效与3个月内短期结肠切除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2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的49例难治性成人UC患者临床资...
关键词: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英夫利西单抗 环孢素 转换治疗 结肠切除率 
克罗恩病患者合并肠外表现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2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0年第3期206-211,共6页汪海潮 叶晨 吴亚玲 杨鹏宇 德吉卓玛 张蕾 刘占举 王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0449)。
目的:探讨克罗恩病(CD)患者合并肠外表现(EIM)的临床特征和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确诊的623例住院CD患者的病例资料,根据是否合并EIM将患者分为两组。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的临...
关键词:克罗恩病 肠外表现 临床特征 相关因素 
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临床诊治被引量:1
《上海医药》2020年第16期3-5,共3页汪海潮 王晓蕾 
近年来,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率居高不下,且与胃炎、消化性溃疡及胃癌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们自我健康意识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Hp。全文对Hp的特性、感染途径、检测手段和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 消化性溃疡 治疗 
溃疡性结肠炎降阶梯治疗对象的选择被引量:5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2020年第1期67-70,共4页王晓蕾 欧阳春晖 高翔 曹倩 
本文总结溃疡性结肠炎的疾病特征和治疗现状,提出选择合适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首选抗肿瘤坏死因子生物制剂的降阶梯治疗策略。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抗肿瘤坏死因子 降阶梯治疗 高危因素 
难治性中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生物制剂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2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20年第1期136-140,共5页汪海潮 叶晨(综述) 王晓蕾(审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0476)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是炎症性肠病的一种表现形式,可导致严重不良后果。临床常规用药包括氨基水杨酸制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但仍有部分难治性中重度UC患者对常规治疗无效,需要转换至生物制剂治疗。目前用于临...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 生物制剂 抗TNF-α类药物 抗整合素制剂 JAK抑制剂 
肛周病变不同起病时间克罗恩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变化趋势被引量:5
《中华消化杂志》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汪海潮 叶晨 吴亚玲 杨鹏宇 刘占举 王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0476)。
目的探讨肛周克罗恩病(PCD)患者在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收集2008年1月至2018年9月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747例CD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PCD患者293例,分析CD确诊前后出现肛周病变患者的临床...
关键词:CROHN病 肛周病变 临床特征 起病时间 演变 
生物制剂与炎症性肠病被引量:10
《中华消化杂志》2019年第3期150-154,共5页刘占举 王晓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630017、91740117).
随着肠黏膜免疫病理学发病机制研究的深入,生物制剂为IBD的临床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主要包括靶向阻断在肠黏膜炎症反应发生过程中的各种促炎症细胞因子(如TNF-α、IL-12/IL-23)的生物学效应,以及抑制激活的白细胞向肠黏膜迁移(如整合素...
关键词:生物制剂 炎症性肠病 促炎症细胞因子 免疫病理学 TNF-α 生物学效应 整合素Α4 临床工作者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