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利

作品数:9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西方学者季刊生态文明中国环境环境问题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环境科学与工程政治法律更多>>
发文期刊:《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上海党史与党建》《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昆明学院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习近平文化思想本体论意蕴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24年第1期24-32,108,共10页王平 刘雪利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生态虚无主义批判”[18BZX011];2020年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当代社会思潮的变化趋势与规律研究”[WZOO70220210481]阶段性成果。
习近平文化思想高屋建瓴、博大精深、意义深远,必须深入到哲学本体论层面更加深刻领悟这一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三重本体论向度。首先,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语境是对西方文化优越论、中华文化自卑论、文化封闭论三种错误文化思潮的...
关键词:习近平文化思想 本体论 哲学性 虚无主义批判 
生态时空压缩:解读生态危机的新视角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70-75,共6页刘雪利 王平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大学生生态观教育”(15JDSZK01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18BZX011)。
当前存在不少对生态危机的解读,但从时空维度来解读生态危机还是一个有创新意义的视角。时空在人类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我们以时空角度审视当今生态便会发现:生态在时间和空间维度饱受资本的挤压,这种挤压带来了诸多生...
关键词:生态 时空压缩 生态危机 
瑟伯恩的意识形态理论及其辩证分析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99-104,共6页刘雪利 杨卫芳 
作为英国著名的社会理论家,戈兰·瑟伯恩著作颇丰,而当今学界对其理论研究颇少,他的意识形态理论遭到忽视。在对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反思和批判基础上,瑟伯恩从主体性维度、历史维度和社会维度三个层面刻画了当今意识形态的复杂性、...
关键词:瑟伯恩 辩证法 意识形态理论 
春思秋怀忆总理
《百年潮》2020年第3期36-41,共6页杨卫芳 刘雪利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周恩来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周恩来同志半个多世纪奋斗的人生历程是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新中国孕育、诞生、成长和取得崇高国际威望历史的一个生动缩影,是中国人民...
关键词:周恩来 共产党人 
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思考——以《中国季刊》为中心的考察
《昆明学院学报》2018年第5期37-41,53,共6页刘雪利 杨卫芳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近30年欧;美;澳主要学术杂志当代中国研究评述"(13BDJ018)
当今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瓶颈。西方知名学者纷纷撰文研究中国环境问题。其中,《中国季刊》这一杂志集中反映了西方学者对当代中国环境问题的诸多思考。统观西方学者的研究特点、对中国环境问题治理成...
关键词:中国季刊 西方学者 中国环境 环境治理 研究成果 
中国共产党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保障——基于《中国季刊》对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8年第1期25-28,共4页薛念文 刘雪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30年欧;美;澳主要学术杂志当代中国研究评述"(13BDJ018);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中青年拔尖人才"计划阶段性成果
《中国季刊》作为西方当代中国研究最为著名的杂志之一,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生态文明建设予以了较多关注,他们注意到十八大以后,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保护生态的措施更加积极有效,在构筑生态文明视阈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中国季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西方学者对中国环境问题研究分析——以《中国季刊》(1978—2011年)为例被引量:1
《知与行》2017年第8期36-40,共5页薛念文 刘雪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30年欧;美;澳主要学术杂志当代中国研究评述"(13BDJ018)
当今世界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民众日常生活的"重要事件"。要对中国环境问题进行比较客观的分析,需要以1978年的改革开放为研究起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对《中国季刊》中,西方学者对新中国环境问题的研究做了细致的"再研究",...
关键词:中国季刊 西方学者 环境问题 
西方学者对中国非政府环保组织研究评述——以《中国信息》(1997—2007年)为基础
《改革与开放》2017年第19期76-78,共3页刘雪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30年欧;美;澳主要学术杂志当代中国研究评述"(编号:13BDJ018);2015年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公民教育专题"(编号:SH2015139)
在中国日益恶化的环境问题面前,中国民众开始积极探索,成立众多环境非政府保护组织。"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通过对《中国信息》中西方学者对中国非政府环境保护组织的研究,揭示出"第三者"对我国环境保护组织的诸多看法。主要从中国...
关键词:西方学者 中国环保组织 中国信息 
有机马克思主义视野下的“中国特色绿色发展”如何可能被引量:1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23-26,共4页薛念文 刘雪利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近30年欧;美;澳主要学术杂志当代中国研究评述"(13BDJ018);2015年上海高校外国留学生英语授课示范性课程建设"公民教育专题"(SH2015139)
在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面前,有机马克思主义在为解决这一全球性难题进行了积极探索。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新常态"的新发展阶段,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必须与对生态问题的探索相呼应。在习近平"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始终贯穿于创新、...
关键词:有机马克思主义 绿色发展 中国道路 生态文明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